第 19 章(1 / 6)

第19章第19章

这场灭顶之灾还需要从一天前说起。

向家村位于顺天府外,本是京畿重地,极安全的地方。但若放在乱世,这里却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反倒更容易起祸事。而偏偏,现在就是乱世。

先是那闯贼,哦不,大顺皇帝李自成带着人马攻进了京师,而原本的崇祯帝一根白绫将自己吊死在了歪脖子树上。所幸,这位皇帝还算是有点担当,临死前留书曰:“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在这样的情势下,进入到大明京师的大顺皇帝的兵马刚开始的时候称得上一句不错,虽不说秋毫无犯,但也没有口口烧,只是拿走了一些存粮充作军需,让他们这些居住在城外的人松了一口气。改朝换代就改朝换代吧,小老百姓也只想能好好地活下去。但接下来,战事并没有消停。北方的鞑子大兵压境,并且势如破竹,山海关压力巨大。为了迎敌,新朝廷又开始征粮,给周边的一圈都刮了一遍。就连田里刚长出来的青苗都没有放过。此时的向家村,不,不单单是向家村,城外几乎所有的田地里都是一片荒芜,只剩下丛生的杂草,仅有的几颗浆果都被摘完了。“哎一一!"向大力坐在自己的屋前,看着眼前的荒地,连叹气都有些有心无力。

他的肚子在咕咕叫,暗骂了一句:“这贼老天!”又是深深的叹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这几年太难熬了!冬日变得更加严寒,冻得地里什么庄稼都长不了,春天化冻也晚,连续几年庄稼歉收。一家人节衣缩食,也往往只能混个果腹。相比之下,向家村在这一片的日子还过得稍好一些。因为他们是个工匠村,原本是给宫里御用监和工部的工坊干活的。虽然早在几年前崇祯帝就开始节衣缩食,将御用工坊给停了,但他们靠着手艺和以前的关系也能在京师接点活买点粮食回来。

但,随着时局越来越差,即便是家中巨富的府邸也都大门紧闭,他们这些匠人也难再找到事情干。这段时间,他们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而隔壁的一些村子,甚至隔三差五就饿死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和以前一样,把战争熬过去就好了,大家都这样想着。但,不好的消息纷至沓来。

山海关一线似乎战事不利,一波又一波的溃兵从北边返回到顺天府。溃兵没了心气也没了底线,见啥抢啥。有的凶性一起,更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似乎要把在战场上受到的气和恐惧全都发泄在这些普通老百姓身上。向家村前几日就遇到过一小波溃兵,有村妇不堪受辱跳井,还有村民想要保住自家的粮食被一刀劈中了脑袋。好在他们村男儿多,最后奋起抵抗,才将那波溃兵赶走。

这几天,村里好几家都挂了白布,哭声震天。就在向大力坐在门前,思索着以后出路的时候,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小女孩从屋子里慢慢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个肚子略微隆起的妇人。小女孩看上去虽然瘦弱但还算正常,那孕妇露在外的手臂却几乎是皮包骨,触目惊心。“你怎么起来了?“向大力看到妻子出来,立刻站起来想要去扶着她。一站起来,两眼有些黑。

黄四娘叹了口气,看向远处:“也不知道城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向家村发生了这样的事,没有了粮,里正和一些长辈便想着派人去顺天府里找以前熟悉的那些贵人们借一点粮,看看能不能渡过这个难关。“放心吧,多少应该能借点回来。"向大力安慰她。黄四娘低声说:“听说,里正他们想着要躲到山里去,觉得这儿不安稳。还有人想要去南边儿。”

顺天府一带多山,正适合用来躲避战乱。往山里一猫,等到时局稳定后再出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江南天高地远,远离一线战场,而且天气也没这么冷,说不定还能求得一线生机。只是他们在江南并无根基,要拖家带口的过去无异于逃荒,丢掉这边的基业,很多人下不了这个决心。黄四娘摸了摸肚子,也有些焦灼,这孩子却来得真不是时候。向大力抓住她的手:“你放心,要是真过去,咱们也要一家人一起走。我之前就做好了板车,就算是背,也会把你们带过去。”除了妻女,他还有个年迈的老娘。

“爹爹,我好饿。"女儿阿狸的声音细细的,眼眶深陷着,更显得黑幽幽。她四肢纤细,但肚子却是鼓着。只是里面空空荡荡,并没有多少食物。阿狸已经两天没吃过什么东西了,只觉肚子里饿得慌。小孩子不懂事,一饿起来便哭闹不已。只是因为没吃饭没力气,哭闹都像是小猫在呜咽。向大力揉了揉她枯黄的头发:“爹去给你找点吃的。”黄四娘微微地摇了摇头,提醒他:“家里的米缸已经空……向大力捏紧了拳头:“那帮兵匪!”

前几日的溃兵将村子里的粮食都搜刮走了,连一粒麦子都没给他们留下。他看着尚在孕期的妻子和瘦弱如小老鼠一般的女儿,又是悲苦又是愧疚自责,紧接着汹涌而来的却是茫然。

这样的世道!该如何保护着自己的家人活下去?这时,有人从村外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老五!"尚大力惊讶道。

跑回来的却是派去城里借粮的向老五。

向老五脸上带着惶恐之色,声音都在颤抖,有着说不出的尖利,见人就喊:“不好了!不好了!败了,朝廷败了!鞑子进关了一-!”据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