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三顾茅庐(2 / 2)

宅世学园反穿记 akj2099 2726 字 2018-03-17

上显赫,但也绝不是什么‘布衣’。你见过自带书童,成天和一帮猪朋狗友游山玩水而不下田种地的布衣吗?”

“……还真是。”感情我一直被语文课本误导了啊。

连续三次无功而返,要说完全没有一点不满是不可能的,但仔细想想,卧龙诸葛结交四海,但毕竟事有轻重,不可能为了几个陌生人的拜访而耽搁其它更重要的事,我们也就释怀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变得更引起重视就行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天,外出远归的诸葛亮听闻附近的村落传出了这样一首诗,问其故,原是一自称绝郁之槛的仙人所著,名曰《陋室铭》。

绝郁之槛的仙人,人际关系广泛的诸葛亮自然听过相关传闻,包括其显现的各种神迹。

在静听完《陋室铭》的全文后,诸葛亮越发赞叹。

喜欢那种淡淡地清高,无纷扰的清净。室虽陋,但仍可“调素琴,阅金经”。那份洒脱,自如,隐隐中透露出的那份豪气,是自己所喜欢的。

引朋自家中坐,常以陋室自称。虽无阶绿,却有入眼帘的草青。在茶香中谈笑,不去考虑明日的行色匆匆,那一刻,只把身心交给放松。家中往来,多是白丁,却依旧鸿儒般谈笑。

这是在形容仙人的居所吧,但用在自己的身上也不无不可。

“先生,前几次拜访的游士送来拜帖,称明日会再来拜访。”童子恭恭敬敬将拜帖递去。

卧龙孔明交际广泛,若非前几次实在太忙,又是去老丈人家联络感情,又是去祝恩师寿辰。这种增加人脉的机会,他是不会拒绝的。

而当孔明看见拜帖人的名字时,他不淡定了

——绝郁之槛达令仙人

=====================================

P:各位让你们久等了,真是一入游戏深似海,我会开始慢慢恢复更新的,尽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