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八十五章
阿桂和傅恒要去西南,就不能参加永琏的婚礼了。阿桂临行前特地来和永琏道别,有几分遗憾。永琏笑道:“师父虽然不在,贺礼送到也是一样的。”他面对阿桂,就不像面对舒赫德那样恭敬,师徒之间经常开玩笑。阿桂也笑起来,“阿哥爷放心,贺礼肯定少不了的。希望奴才回来的时候,能喝上主子家小阿哥的满月酒。”
永琏…”
永琏有点脸红,但还是道:“那必然是能赶上的,改土归流一年也就差不多了,中间说不定还能回来述职。”
二人就说起这次改土归流的难度,想让那些土司交出权力,办法无非是威逼利诱。
土司也是需要和周边进行贸易的,永琏的意思是,可以在贸易这方面挟制他们。
阿桂点头,又问:“听说阿哥爷让制造局烧制一些铺路的材料,有进展了吗?”
永琏摇头,“目前还没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正在调整配比。”“如果有这个东西,控制土司就更容易了。"阿桂道。永琏道:“如果烧制出来,我直接派人去四川办厂。先给四川修路。”阿桂他们五月初启程,这次的车队不仅有马匹,还有几辆蒸汽车,四川那边本来就缺少良马,又刚打完仗,太需要蒸汽车代替马匹了。傅恒不在京城,军机处的事务又落到张廷玉、李卫头上。乾隆现在很不耐烦和这俩老头打太极,经常让永琏去应付。在乾隆跟前唯唯诺诺不敢说话的张廷玉,面对永琏却很慈爱,李卫也更放松。
三人虽然也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但永琏对事不对人,见了两位老臣还是很恭敬。
乾隆把杂事交给永琏,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弘咬的回信到了,说他在利未亚买了一块地,大概和两个京城这么大,里面不太能种粮食,但是有金矿,船上的金子都是他带当地人挖的。
大清是银本位,但乾隆知道,西洋那边更看重金子。金子也是很有用的。他很好奇弘咬是从谁手里买下的这块地,花了多少钱。正好几艘大船到了天津,官员进京面圣。乾隆就赶紧召见他们。原来弘咬他们先在一片法属的殖民地上登陆,把船上的东西卖了。然后载着金银往西,遇见佛郎机人和西班牙人争夺一片地方。西班牙这两年战斗力不足,打不过佛朗机人,就和大清联手。赶走佛郎机人后,西班牙人想将当地原住民卖到南美做奴隶。原住民的部落首领又向大清求助,弘咬就偷偷送给他们一些火器让他们抵抗西班牙人。
等西班牙的军队疲于应付之时,弘咬才出面表示,想买下这片地方。因为这片地方不临海,气候干燥炎热。原住民又很野蛮难驯,西班牙人权衡利弊,就答应了。
当地原住民很愿意归降大清,大清的人虽然会让他们在当地干活,但是不会将他们贩卖到别的地方。
所以这片地方现在不是大清的藩属国,就是大清的土地。那里的原住民也是大清的臣民。
怎么治理这片地方,就成了乾隆和官员们要讨论的问题。距离这么远,朝廷下发一道谕旨,一年半载才能收到,是不可能当做一个普通行省来治理的。
很多官员就建议,让弘咬去此地做藩王,每年给朝廷缴税纳贡,在派一些驻军过去,三五年替换一次,以免当地的原住民造反。乾隆想了想,也只能如此。
六月底,弘皎回到京城。
他整个人都瘦的皮包骨,皮肤也晒黑了,一见了乾隆,就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奴才一路上九死一生,真没想到还能回到大清,回到京城,见到主子爷。”乾隆没想到弘咬如此狼狈,心中酸涩,也不由落泪。他进城时,是弘昌、弘晓去接的,俩人已经哭过了,这会儿又忍不住红了眼眶。
按照朝廷的计划,弘咬顶多在京城待半年,明年就要回到利未亚做藩王。这回去,要把家眷也带去。
去那么远的地方当藩王,还不如在京城做个普通宗室。可弘咬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对当地的事务也比较了解,这片土地也是他买下来的,换别人去都不合适。
弘咬回京当日,就接受了理藩院召封,封为利亲王。弘皎一点都高兴不起来,那破地方虽然有金银,但他真的不想再去了啊!他当上藩王的第一天就盼着朝廷削藩,还和乾隆讨价还价,他顶多干二十年,二十年后,请皇上换别人去。
乾隆无奈,只好答应。
二十年后自己也步入晚年,甚至可能不在了,让谁去接替弘皎,就是永琏该操心的事儿了。
弘皎的船队这一路和佛郎机人、西班牙人、法兰西人都交过手。还带回来一些他们的武器。
法兰西的舰队上常用一种带刺刀的枪,朝廷也可以仿造一批,用于水战。还有各种适合水上作战的火炮,通通送去火器营和武备院,让他们研究。当时随弘咬出海的有一千人,回来的只有三百多人,另外两百多人留在当地维持统治,还有两百多人在利未亚的其他地方做生意。剩下的人则都死在了路上。
这其中一大半是旗人,朝廷给他们家里发了抚恤银两。有的还给了轻车都尉的爵位。
留在利未亚的兵丁将士,朝廷也挨家挨户报信,并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去那边与家人团聚。
大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