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2 / 3)

永琪、永溶、永琨这些人才把精力放在钻研个人爱好上。可惜大哥目前还没什么爱好。永璜若有所思,他竞然觉得放松是一件挺难的事情。“或许你有了福晋和孩子就好了。“永琏笑道:“有了自己的小家,就一门心思过日子,顾不得琢磨这么多了。”

永璜闻言,脸颊顿时烧起来,“你个小孩子家家的,说这些怎么一点都不害臊?″

“小孩儿才不害臊啊!再过两年我就不敢说了。"永琏嘿嘿笑。永璜…”

为了分散永璜的注意力,永琏让永城、永琪每天来找永璜玩儿。永琪还不到两岁,走路已经很稳当,每次来永璜的院子就到处跑,一刻也不闲着。

永城更是个调皮鬼,一刻不盯紧,他就拿着永璜的毛笔在他的作业上画娃娃。

永璜白天陪着这俩费头子玩儿,比在尚书房读书还累,这天永城他们走了,永璜倒在床上,累得一动也不想动,没一刻钟就睡着了。次日,永璜难得神清气爽,感觉今日可以去尚书房读书了,正要出门,就听见永城、永琪奶呼呼的声音,“大哥,我们来啦!”乾隆得知永琏这个法子,一开始还爵很不靠谱,永璜本来就休息不好,还要让永城、永琪去打扰他,永璜岂不是更头疼?不料没两天,他去探望永璜时,永璜就说失眠已经好多了。因为白天陪着俩弟弟到处跑,体力消耗太多,也没时间胡思乱想,晚上倒头就睡。

做得最可怕的噩梦是他成亲后生了十个儿子,臭小子们就跟一群小鸭子一样,在院子里乱跑。

他拎着鸡毛掸子打儿子,看不清脸的福晋拎着鸡毛掸子打他。永璜…”

永璜好像明白永琏那话了,成亲后就没精力胡思乱想了。永璜请假期间,教室里只有永琏和明瑞,舒赫德和阿桂就给永琏疯狂上难度。

偏偏这俩有的是办法哄着永琏学习。

永琏稀里糊涂就多做了好多功课。

乾隆看着永琏额外写的几篇作业,心心情复杂。阿桂和舒赫德真有点本事,但永琏这孩子也太容易被忽悠了。

不过儿子这文章写的确实不错,字也好看。正好允禄和弘昼在,他就把永琏的功课递给俩人看。

允禄是知道永琏的,比起四书五经,这小侄孙更喜欢数学和科学,为了让他写出好文章,也真是难为舒赫德和阿桂了。弘昼则在心里默默点评,二侄子的字比四哥小时候还好。炫耀完儿子,乾隆才说起今日的正事,他打算明年奉太后去盛京祭拜祖陵。前两年他就想去,被朝臣们以沿途百姓粮食欠收,出行会增加百姓负担等理由拦住了。这两年在蒸汽犁的帮助下,直隶和关外收成都不错,乾隆就想重新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结果他派去勘察路线的人却说,关外好几处发生水灾,仍不宜前往。乾隆登基以来,一直没有东巡过,心中始终不安,一是他这人很重礼,二是关外乃龙兴之地,东巡有着非凡意义。

总因为盛京有水灾旱灾一再推迟,也不是个事儿。正好盛京将军额尔图进京述职,乾隆就询问他关外情形,额尔图表示,盛京周围虽有几处遭逢水灾,但不影响明年出行。乾隆就有点不高兴,感觉之前勘察路线的人在糊弄他。又不让他掏钱,他为何一再阻拦?

乾隆现在已经拍板,明年秋天就去,让盛京那边早点准备着。叫允禄和弘昼来,一是通知他俩明年秋天留京城看家,二是让允禄带礼部修订祭拜祖陵的礼仪和乐舞。

允禄和弘昼其实都不希望皇上出门,从前不觉得,经历了先帝朝,允禄才知道皇上出巡和不出巡的区别。

康熙每年都往外跑,虽然是有特殊意义的,但沿路花费的银钱也不少,沿路官员借此搜刮百姓,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万的亏空。但先帝一朝,先帝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景陵,省了不少银子。

但允禄也不好再说劝阻的话,只能答应下来。三人正商议,李玉急匆匆进来,“皇上,果亲王府来人,说十七爷不太好了。”

“什么?不太好了是什么意思?“允禄闻言,一下就站了起来。前两天允礼带着火器营的人去南苑试射新火器,回府后就染了风寒,还传了太医。

因为这两年他也一直病病歪歪的,大家都没当回事。听李玉这么说,乾隆也急了,叫果亲王府的人进来回话。来人说,自家王爷一开始只是普通风寒,但昨日下午烧起来,然后就失去了意识。

乾隆立刻道:“走,朕和十六叔、五弟一起去看看他。“他说着要去后面换衣服,走到一半又吩咐李玉,“去尚书房把弘瞻叫来。”李玉答应一声。

弘昼还不明所以,悄悄问允禄,“叫六弟干嘛?”允禄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皇上这是想让弘瞻给老十七延续香火呢。他就是白捡了一个亲王爵位,自然不反感这种事。十七弟家虽不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家业却也十分丰厚,上面只有两位福晋要孝敬,比自己当年还轻松。

弘瞻这小子,怪有福气的。

只是可惜十七弟,这两年一心铺在改良火器上,还没见到多大的成果。他这一去,弘瞻能继承他的家业,却不能继承他的本事。去果亲王府的路上,乾隆让弘瞻和自己坐一辆车,给他讲了自己的决定。乾隆很会哄小孩,只和弘瞻说过继给果亲王的好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