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2 / 3)

随后,他在兵部官员的引导下,骑马检阅八旗军阵。从左翼骁骑营、护军营、前锋营,再到火器营,各支精锐部队严阵以待,军容整肃。演练正式开始!蒙古号角率先吹响,紧接着,台下的海螺号此起彼伏,传遍全军。三声炮响后,战鼓擂动,军阵开始推进。士兵们抬着鹿角,每前进十文就停下,听令变阵。红旗一挥,火枪、火炮齐射,震耳欲聋。最后伴随着金鼓声,全军肃立原地。

如此反复九次,第十次时,火器营连环射击,枪炮声连绵不绝,场面震撼。年轻的王公大臣都是第一回见这样的场面,永璜、永琏、弘瞻等几个小孩更是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的心潮澎湃。

哪怕永琏知道这可能只是摆个样子,并不代表八旗精锐的普遍水平,很多驻防兵丁的弓马骑射根本拿不出手,此刻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演习结束,乐队奏起雄壮的军乐。士兵们卸甲归营。晚上,乾隆赐宴,每旗五十桌,场面十分热闹。永琏心心说搞大场面,汗阿玛是专业的。

他必须不断提醒自己,才不会被这样的大场面骗了。永璜、弘瞻、巴勒珠尔等人也都是心潮澎湃,宴席上还一直在讨论今日的火器。

永琏忍不住提醒,“今日火器营用的燧发枪只有几百把,很多驻防兵丁连火绳枪都还没用上呢。”

众人…”

“早晚能给各地驻防兵丁都配上最新的燧发枪。"永璜道。永琏叹气,“制造燧发枪需要铁和火石,成本比火绳枪高很多。”弘瞻道:“二侄子的意思是朝廷缺钱?”

“倒也不缺钱,现在国库充盈,只是国库的银子是百姓的救命钱,如果全投到火器装备上,百姓要受罪。"永琏道。他这么一说,几个小少年都思考起来。

弘瞻托着下巴叹气,“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去西洋卖沙琪玛。”其他人听了都不由哈哈笑起来。

“六叔对沙琪玛真执著。”

时值隆冬,宴席没有持续太久。

永琏随乾隆回到御帐,乾隆洗漱完还想和儿子聊聊今日的阅兵,结果臭小子衣服都没脱就倒在床上,马上就要睡着了。乾隆把人揪起来,一脚踹屁股上,“怎么这么不讲究,快去洗脸洗脚。永琏”

永琏洗漱完,回来愣是看着汗阿玛写了一首诗,才被允许睡觉。在南苑住了三天,众人才回到宫里。

乾隆、弘昼、弘瞻带着永璜、永琏去给太后请安,乾隆又把自己写的诗念给太后听。

永琏在旁看的好笑,汗阿玛在皇玛嬷面前,就像个讨夸的小朋友。太后其实也听不太懂,但她随便鼓励几句,乾隆都很高兴。太后又问起蒙古那三个孩子收获如何。

早有人跟乾隆汇报过,乾隆道:“达都猎物最多,其次是巴勒珠尔。”太后忙替巴勒珠尔说话,“达都比剩下两个孩子年长几岁,骑射自然稍好止匕〃

大家都看出太后对巴勒珠尔的偏爱,弘昼就笑道:“皇额娘说的是,而且选额驸又不是选武状元。”

话音未落,弘瞻就一惊一乍的问:“额驸?要给谁选额驸?”众人这才意识到,弘瞻还不知道巴勒珠尔他们养于内廷的原因。弘昼忙道:“没你事儿,小孩子不用知道。”弘瞻小脑瓜里已经有了答案,“原来是给钮伦选额驸啊!我觉得阿喇旺布好,他喜欢读诗词,和钮伦般配。”

太后忍不住敲敲他脑袋,“你小小年纪的,知道什么是般配?”永璜、永琏也都冲着六叔比羞羞脸。

几人在太后这边说笑一阵,弘昼回王府,乾隆则带着永璜、永琏去长春宫见皇后。

请安时没见着女儿,乾隆就问:“钮伦呢?”皇后凑到乾隆耳边,低声道:“刚内务府来人,说达都把自己猎到的两只狐皮送去,让人做成狐狸斗篷送给钮伦。小姑娘在旁听见,羞得躲到后面去了。乾隆:“这臭小子,谁让他自作主张,胡乱献殷勤的!”永璜、永琏听了忙问怎么回事,乾隆怕这俩臭小子拿这事儿打趣钮伦,没告诉他们,只是说:“去后面找你们妹妹玩儿吧,看看她最近背了什么诗。二人以为阿玛额娘要说重要机密,便答应一声,往后面去。皇后就劝乾隆,“爷不必生气,这至少说明达都重视公主。”乾隆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希望额驸重视钮伦,体贴钮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们太主动,万一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就把宝贝女儿的心骗走了怎么办?

“达都这小子太有主意,表现得太急切了。朕不喜欢。“他看向皇后,“你就应该吩咐内务府,把猎物给达都退回去。”皇后笑道:“臣妾就是这样吩咐的,就算内务府真把斗篷做出来,钮伦也不会穿的,何必糟蹋东西。”

乾隆忍不住在皇后手臂上拍了拍,这就叫心有灵犀。“钮伦除了害羞,还说什么了?"乾隆好奇女儿的态度。“只红着脸说了句她不要,就跑了。"皇后道。乾隆不由笑起来,“还是咱们闺女明理。"又叮嘱皇后,一定不能让钮伦接触到蒙古那三个小孩,尤其要防达都。

此时,巴勒珠尔也正犹豫该如何处理自己猎到的皮子。他第一个念头是送回蒙古孝敬父母,但这次围猎父亲兄长都去了,也收获颇丰,应该不差自己这点东西。

让他自己做衣服吧,又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