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太好了,我看速度可不止翻一倍。“纯嫔道:“而且木质的织布机很容易受潮变形,修起来也非常麻烦,铁质的肯定耐用。”“就是不知道这个铁质的织布机成本多少?"娴妃问。今年腊月,乾隆正式册封后宫,那拉氏也有了封号。皇后道:“听皇上说,铁质的织布机成本较高,普通人家恐怕买不起,好在这个梭子也可以装在木质的织布机上。”前两日,造办处已经试验过了,只需要稍微调整尺寸就好。乾隆给乌尔占赏赐了二十两银子,还在早朝上夸了他。乾隆不单单是夸他,只是说到飞梭时,顺口提了两句。但这对于造办处的匠人来说已经很难得,造办处的主事对乌尔占都客气了几分。
很快,乌尔占就从一名普通匠人,升为郎中。比起钱财,升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更具有诱惑力。造办处很多人羡慕乌尔占,也想造出什么来,听说皇上让人研究烧制透明玻璃,就有人往这上面花心思。
海望发现造办处的匠人们热情空前高涨,大过年的,还有人在工匠房忙碌。先帝爷要是见着这样的景象肯定高兴。
过年祭太庙时,乾隆和永琏把改良织布机的好消息跟雍正说了。乾隆道:“都是汗阿玛调教的好,造办处的匠人素质才能这么高。”这话不错,现在造办处大部分人都是雍正年间来的。雍正听了哈哈大笑,跟永琏说:“瞧瞧,你汗阿玛多会说话。”永琏也觉得,怪不得汗阿玛小时候能的圣祖喜爱,真的很会哄人开心。殊不知,乾隆这是在为接下来要说的事儿做铺垫。他从纺织业的重要性说到西洋那些国家,最后叹一口气,“儿臣思来想去,必须派人去利未亚看看。那边如果成了洋人的地盘,对亚洲,对大清是不小的威胁。”
“是是是,该去一趟。"雍正听到这,还十分赞同乾隆的观点。谁知乾隆下一句就是,“派旁人去儿臣不放心,还是十三叔家的堂弟最得力,儿臣便想让弘皎去。”
雍正”
雍正:“不行!“他赶紧对永琏道:“快告诉你汗阿玛,朝中那么多人,派谁去都行,不能让弘皎去!”
永琏这回没有乖乖听皇玛法的,而是问:“为什么不能让弘咬叔去呀?“弘咬是你十三叔公的儿子,还是嫡子,他在外面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朕没法跟你十三叔公交代啊!"雍正道。
永琏歪头,“可是让谁去都会有危险啊?”在他看来,这件事和打仗一样,得派个宗室去压阵。普通官员还真不行。“你皇玛法是不是不同意?"乾隆问。
永琏点点小脑袋,又对雍正的魂魄道:“皇玛法,去利未亚虽然冒险,但若能为大清开拓新商路,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贡献可以和张骞、郑和比肩。乾隆在旁边点头,忍不住在心里偷笑,弘咬某方面还真跟郑和一样。…等等,自家儿子竞然在帮自己说服汗阿玛。乾隆感动得不行,宝贝儿子关键时候还是站在自己这边。雍正:“永琏啊,可是你十三叔家的子孙,不需要这样的功业。”永琏闻言愣了下,原来皇玛法不只是担心弘咬叔有危险。是怕他权力太大遭人忌惮。
“皇玛法放心,不可能每次都让弘咬叔去,以后我们大清会有更专业的船队。“永琏道。意思是汗阿玛不会任由弘咬在海外贸易这方面发展自己的势力。“是啊,汗阿玛您放心,这次去最多两三年就回来。“乾隆也道。雍正的魂魄叹息一声,“罢了罢了,随你们吧。”永琏又哄皇玛法高兴,跟他说鑫记的事儿,状似无意的提到果亲王府买了两辆车。
雍正:“老十七能骑双轮车?”
永琏道:“不能,只是因为那日理亲王府派人来买车,十七叔公怕理亲王府和宁郡王府争起来,就买了两辆。”
乾隆忙接道:“十七叔其实多虑了,理亲王和弘咬关系亲近,断不会为了一辆双轮车争起来。”
汗阿玛听了这个,大概就明白自己派弘咬去海外的原因了。果然,雍正稍一思忖就反应过来,他轻叹口气,也怪弘皎那孩子不谨慎,不该和弘皙走得太近。
弘咬知道自己即将被派去利未亚,差点两眼一翻晕过去。他连这地方在哪儿都不知道,肯定恐惧啊!跟传教士们一打听,就更不想去了。
在传教士口中,利未亚野蛮的仿佛原始社会。弘咬忍不住跟弘昌、弘晓抱怨。
“我是哪里做的不好,得罪了万岁爷吗?好端端的为何发配我去那么远的地方?″
弘昌道:“是啊,这比发配宁古塔还远,光路上就不知要遇到多少危险?再说四哥从前也没接触过理藩院的事务,皇上怎么突然想起让四哥去?”弘咬道:“实在不行,让额娘进宫帮我求求情吧。”弘晓道:“照我看,四哥不要总往坏里想,皇上派你去,恰恰说明皇上信任你。”
“七弟心思单纯,才说得出这样的话。“弘昌笑道。“哼,你们不信就算了,这件事若办成了,好处多着呢。四哥若是将这样好的机会拱手让人,日后后悔起来,可别怪弟弟没提醒你。“弘晓道。弘昌向来看不上弘晓,排行老七却能继承阿玛的铁帽子王,不就是记性好,会背几首诗讨阿玛和四伯喜欢吗?
弘咬却知道自己这个七弟饱读诗书,就问他,“你说说,有什么好处?”弘晓一笑,“皇上让四哥办得这差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