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截然相反,二人互相看不惯很正常。

但策楞和讷亲不一样,其实尹德家这几个兄弟各有各的好,策楞、讷亲、阿里衮、爱必达,都是可用之才。

几人正说话,永璜、永琏来了。

两个小少年向屋里的长辈们打过招呼后,坐到位置上,早有宫女端上茶果点心。

太后招呼他们吃,永琏笑道:“我们刚踢毽子来着,正口渴,出来前就喝了一盏茶,这会儿喝不下了。”

永璜不料弟弟就这样主动提起踢毽子的事儿,心下有些紧张,不自觉低下头。

乾隆刚想皱眉,就听弘昼笑道:“踢毽子啊!那不是小女娃才喜欢的游戏吗?”

永琏疑惑地歪歪脑袋,“踢毽子既可以活动眼睛,也可以锻炼身体。为什么只能女娃玩儿?”

裕太妃道:“二阿哥说的有道理,踢毽子可不容易呢。我从前在家,最会踢毽子,我还亲自做过毽子呢,要用公鸡尾巴上的毛……”

裕太妃性子大大咧咧的,想什么就说什么,话说出口又意识到,在座都是晚辈,她该维持长辈的端庄形象。

她止住话头,有些尴尬地看一眼太后和皇上。

太后和乾隆早习惯了耿氏这性格,弘昼也是随了她。

太后正担心皇上数落两个儿子,就着裕太妃的话问:“做毽子最难的就是拔鸡毛了吧。”

“可不是,我当时让弟弟帮我去拔,结果他被鸡追得满院子跑……”裕太妃想起从前的事儿不由笑起来。

永琏听的津津有味,忍不住追问:“裕玛嬷,那后来怎么拔下毛毛的?”

“还是我们家厨子出来,把那鸡逮到了,只可惜公鸡肉不怎么好吃。”裕太妃道。

话题就从做毽子转到公鸡怎么炖才好吃,太后、裕太妃和弘昼讨论的挺热闹。

乾隆早忘了要责怪儿子们踢毽子,每次这仨人漫无边际的聊天时,他都会下意识脑袋放空。

等他回神时,发现小永琏正在那一个劲咽口水。

乾隆忍不住笑出声,这小子听得馋肉了。

这点他倒是能理解,这一年来,连他偶尔都想肉的滋味,更别说一个孩子。

据他所知,五弟早就给家中儿女吃肉了。

永琏正听得入神,这仨人聊天可太有生活了。

忽听汗阿玛叫他,他就哒哒哒跑到汗阿玛跟前。

还以为汗阿玛要教训他踢毽子的事儿,嘴巴里就被塞了一个盐津梅子。

永琏:???

永琏被酸得小脸皱成一团,捂着腮帮子看乾隆,“汗阿玛,你干嘛呀……”

乾隆被他这小模样逗笑,“哎哟,刚汗阿玛拿错了,本来想给你吃蜜饯的。”

永琏:“???”

永琏不能一个人被酸,也拿了个梅子塞汗阿玛嘴里,又拿一个蜜饯给永璜。

乾隆:“……”

永璜感觉弟弟今天很活泼,他好久没见到弟弟这样活泼了,真好啊!

几人说了会儿话,弘昼就告退了。乾隆则带着俩儿子回长春宫,路上顺便告诉他们,教数学的老师已经找好,教骑射的谙达也有了人选。

永琏一听汗阿玛安排了十六叔公,眼睛瞬间亮了,这位不仅精通数学几何,还懂西洋乐理。

以后自己对西洋的东西感兴趣,就可以把锅甩给……

不是,是归功于十六叔公了!

回到长春宫,乾隆让他亲自挑选的两名太监来见永琏。

一个叫陈福,从前伺候过先帝,是宫里的老人了。

先帝身边很多人乾隆都用不惯,比如苏培盛,就被他斥责过。

但这个陈福是他比较喜欢的奴才之一,懂规矩不多话,更不会在主子跟前嬉皮笑脸的献媚。

另一个小太监叫马瑞,从前在乾西四所负责茶房,后来乾隆到了养心殿,他就在御前负责茶水。是个细心周到的。

乾隆安排陈福,是希望他能稍微引导约束永琏的行为举止,马瑞则主要负责照顾永琏的生活。

永琏这才想起,今天没瞧见之前跟随原身的小太监吴四。

那人肯定是因为没照顾好主子受罚了。

永琏想替他求情,又怕起到反作用。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直到用过晚膳,乾隆回养心殿看奏折,永琏才去找额娘,“额娘,吴四伺候了我好几年,也算尽心,昨儿的事实在不怪他,倒连累他受罚,儿子想着,给他送一点钱行不行?有了银子,他以后在别处当差也好打点一二。”

皇后有些意外于儿子的成熟和周到,随即欣慰地摸摸他脑袋,“额娘昨儿已经让人送了些银子和棒疮药过去。”

永琏一愣,忍不住蹭蹭额娘的手,“额娘你真好。”

他说完又有些担心地皱眉,“汗阿玛知道了怎么办?”

皇后不由笑了,“这肯定瞒不住你汗阿玛,他不会管。”

永琏不知道皇后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不过不重要,他们夫妻之间,肯定是最了解对方的。

“但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不能这么做。”皇后叮嘱儿子。

永琏疑惑,“为什么?”

因为皇上责罚在前,永琏若是施恩在后,彰显自己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