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有半个西班牙那么大,但可开发的土地却只有最北部的山区和沿海地区,经济价值相当可怜。1883年还有几件事值得一说。首先就是7月28日在意大利伊斯基亚发生的地震,造成了超过2000人死亡,近万人受伤。这算得上是罕见的大灾难了,在得知意大利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卡洛就和西班牙政府各自向意大利方面发去了慰问电报,并且捐赠了一些物资。卡洛毕竟出身于意大利王室,论血统当然是意大利人。意大利发生灾难卡洛肯定不能坐视不管,捐赠100万比塞塔的资金也能拉近卡洛和意大利人之间的关系。西班牙政府也友好性的捐赠了一笔物资,帮助意大利政府更好的恢复灾后秩序,重建受灾地区。在1883年的九月底,德国皇帝威廉一世遭遇了一场并未成功的刺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威廉一世乘坐皇家奔驰汽车公司出品的定制汽车,在汽车窗户上是加装了钢板的。这也导致刺客的刺杀并未成功,除了受到一定的惊吓之外,威廉一世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势。这场对刺杀成功的防范也让欧洲各国的王室关注到了皇家奔驰汽车所推出的特殊定制版汽车。所谓的特殊定制版汽车,实际上就是舍弃了一定的速度之后进行改装的汽车。在汽车车门,车窗和前后挡风玻璃上都加装了钢板,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乘坐人员的安全。当然,因为这些钢板极大程度的加大了汽车的重量,导致这样一辆经过改装的汽车最终的速度最高也只有25公里每小时,一般只能保持在18到20公里每小时左右。虽然这样的速度并不快,但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欧洲各国的王室还是大量采购了这样的定制汽车。更何况,相较于原来的马匹和马车的速度来说,哪怕只有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汽车的速度还是要超过马车的。在各国王室的带头之下,欧洲贵族们大量采购汽车,这也让汽车的销量在1883年的下半年迎来了大规模的增长,各国的分厂都大赚了一笔。十月底的时候,另一条消息再次让卡洛关注起了欧洲局势。自上一次德奥意国同盟组建之后,欧洲局势再也没有任何变化。法国人将目光放在了对外移民扩张上,英国则忙着一边开拓殖民地,一边镇压殖民地叛乱,欧洲也因此平静了一段时间。但在1883年10月30日,刚刚改称为罗马尼亚王国的罗马尼亚秘密加入了德奥意三国组建的军事同盟当中,也让卡洛看到了三皇同盟即将破裂的未来。罗马尼亚愿意加入三国同盟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罗马尼亚的地理位置。作为巴尔干诸国中最北部的国家,罗马尼亚可以说是巴尔干诸国抗衡俄国的第一线。但因为罗马尼亚自身实力不足的原因,罗马尼亚也需要外在因素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在双方都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一拍即合,双方签订了共同防御的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一旦罗马尼亚的边境遭受进攻,奥匈帝国应当立即加入罗马尼亚一方,帮助罗马尼亚进行防守。同时,如果奥匈帝国的东部边境线也遭遇了进攻,罗马尼亚也应当派遣至少十万人的兵力帮助奥匈帝国进行防守。虽然没有明说,但两个国家共同防备的敌人已经很明显了。也只有俄国才会让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如此忌惮,巴尔干国家可没有这个资格。此时的俄国人还不清楚,他们的盟友德国和奥匈帝国在暗中已经对自己百般防备,甚至就差主动进攻来解决自己这个威胁了。在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带领之下,这段时期的俄国不管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在巴尔干局势上,一直都展现出了比较低调的态度。只不过因为俄国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庞大,导致欧洲各国对于俄国的防备一直没有减弱。哪怕是最强大的大英帝国,他们也认为目前欧洲最具威胁的国家就是俄国。和历史上的走向一样,同盟国的组建是要比协约国更快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同盟条约已经缔结,就连罗马尼亚这样的国家也都加入了同盟国当中。但协约国这边,法俄协约还没有任何踪影,英国人更不可能在此时的欧洲局势下加入法国和俄国这边。其实从目前的欧洲局势走向也能看出,德国的野心是很大的。他们拉拢了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这也代表着德国把法国和俄国同时视作了敌人。一旦德国能够再次打败法国,德国将成为当之无愧的欧洲霸主,哪怕挑战大英帝国也不在话下。毕竟英国人虽强,他们却游离在欧洲大陆之外。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间隔着英吉利海峡,这让英国人很难插手到欧洲大陆的局势当中,除非是世界大战那种局势相当混乱的时候。罗马尼亚加入三国同盟之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也先后邀请了意大利加入同盟当中。只不过,两国并未透露三国同盟的情况,而是试探性的邀请西班牙加入到针对法国的防御同盟当中。其实对于目前的欧洲局势来说,西班牙加入三国同盟未必不是一个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