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压力才是最累人的,所以哪怕殿试持续的时间以及强度都不高,但却也是学子们几次考试以来最累的一次。
当然了,当他们走出皇宫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因为只要不犯忌讳,哪怕是答卷平平无奇都可以金榜题名。
接下来所看的不过是排名罢了。
一甲三个是可以直接赐官的。
状元从六品,榜眼以及探花的话则是稳稳地正七品,并且都可以进入翰林院。
二榜需要等缺,大概率是下放到各地做正七品县令。
三榜的话,当官则是有些难度。
可以继续参加吏部的考核,从而获得当官的机会。
当然也可以自降身价,比如选择去某处县城当县丞之类的。
当然只要中了进士,当官其实都不难,区别在于如何获得好的位置。
就算你不想当官,凭借进士的出身也可以去某些出名的书院做先生,那获得名声以及利益同样不小。
在野大儒的声望未必就低于朝中的权臣。
李纨坐在马车内静静地等待,当看到贾兰出来之后连忙掀开车帘。
“母亲。”
贾兰上马车之后对着母亲行礼。
“兰儿,考得如何?”
李纨期待的问道。
虽然知道不会罢黜,但名次关乎以后的前途,所以李纨依然还是很紧张。
“母亲放心吧,我认为答的还不错。”
贾兰自信的说道。
虽然不敢说一定可以中状元,但是一甲还是有极大概率的。
毕竟本次考生里面,有几人的水准贾兰是认可的,万一这一次考试内容是他们所擅长的呢?
李纨闻言大喜,她了解自己的儿子,既然贾兰说发挥的不错,那这一次必然排名不会低。
“好好好,那我们先回家,你祖父已经在家中为你准备好了酒宴。”
贾兰点头。
放榜当天,整个神京城都在关注。
而果然不出所料,贾兰拿到了榜首状元。
这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为只要贾兰的表现不差,为了让这个祥瑞变成真实的,贾兰都会成为状元。
连中六元啊!一时之间贾兰的名字响彻了整个神京城。
贾家的风光更胜一筹,不单单是出了三个伯爵,更是出了一位状元。
“还真的是羡慕贾家啊!”
贾兰的状元宴上,牛继宗对着冯唐等人发出了这般感叹。
“谁说不是呢?贾环,贾琮以及贾芸三个伯爵,未来就算是侯爵以及国公都是有可能的。”
“如今又出了一个贾兰,并且听闻贾兰还备受太子殿下重视,未来岂不是有机会位列三公?”
“到时候整个贾家不管是文武都有各自的扛鼎之人,恐怕未来几十年大周第一家族的名头就是贾家的了。”
话语间充满了酸味,他们还是认为贾家有如今的风光,完全都是因为贾探春嫁给了赵镇。
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因为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没有贾探春的话,赵镇不会对贾环有过多的帮助。
贾环是因为贾探春,贾琮是因为贾迎春,薛蟠则是因为薛宝钗了。
所以牛继宗等人发出这般羡慕的话语也是正常的。
贾政满脸春光的招呼客人,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贾政了。
前院这边热热闹闹的招呼宾客,后宅那边也在招呼来自各家的诰命夫人们。
当然这一次贾宝玉不在,有上一次发生的那件事,就算是贾母等人也不敢放贾宝玉随便出来招惹麻烦。
李纨作为贾兰的母亲,自然是全场关注的焦点。
如果不是贾兰的年龄太小,估计此时围上去说亲的人都比比皆是。
当然也有人抱着这种想法,十二岁其实也不算小了,可以先将婚事定下,等过几年大一些之后再成婚。
对于这些人的心思李纨是知道的,但全部都没答应,毕竟现在的贾兰还小,而且前途远大。
如果贸然将婚事定出去的话,那将来对贾兰没有多少帮助。
看着李纨应付众多诰命夫人的时候,贾母与王夫人对视一眼,互相之间似乎传达了什么信息。
因为今日高兴李纨喝了几杯酒,她虽然不经常喝酒,可也不至于几杯下去就头晕目眩。
李纨倒是没有多想,只当是今日的酒太烈了一些。
“素云,扶我回去。”
李纨低声对着丫鬟素云说道。
素云连忙点头,而后搀扶着李纨向着他们居住的小院走去。
与此同时在李纨返回小院的时候,贾母也是来到了后堂。
如今贾家的宾客已经散去了不少,也就剩下如薛蟠以及赵镇等少数人。
“准备好了吗?”
贾母看向赖嬷嬷问道。
赖嬷嬷是贾母的心腹,当年陪着贾母一起从史家陪嫁过来的。
所以这种脏活儿只能是赖嬷嬷来做,否则的话换做任何人她都不相信。
“老祖宗放心吧,我已经安排了我孙儿赖尚荣在大奶奶的院子外等待了。”
“我孙儿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