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正色道:“就像雅典的水意象,今晚的中国文化和凤凰一样,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奥运会的真谛从来不是比较谁更辉煌,而是让人类文明在碰撞中彼此照亮,英国有莎士比亚、有披头士等等艺术和流行元素,想必会有英国导演能够高屋建瓴地串联这一切。”
bbc记者想起来之前同伦敦奥组委主席巴斯蒂安的交谈,追问道:
“路,如果伦敦奥组委邀请你去做总导演,你的意向如何?”
场内的记者们都听得有些好笑,这怎么招聘都招聘到新闻发布会上来了?
也太着急了一些吧?
张一谋看着一脸懵逼的路宽,侧头低声笑道:“我有点能理解英国人的感受,这是急了。”
路老板摇摇头,无奈对着话筒解释:“我拜访过的一位电影大师伯格曼告诉我,艺术家必须要根植于本民族的土壤。”
“让我去代表英国进行文化层面的发掘有些不合适,如果伦敦需要建议,我推荐彼得杰克逊和卡梅隆,这两位都是英属文化国家本土出生的大导演,对特效和调度的掌控能力国际顶尖。”
“彼得杰克逊是新西兰人,他对中土史诗的构建能力,完全能驾驭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传说。”
“卡梅隆是加拿大人,他的深海狂想适合演绎你们所称的大航海时代的荣光。”
bbc记者无奈地摊摊手,美国《金融时报》报跟上提问,这类刊物的角度就不那么“艺术”和一团和气了。
“路,开幕式中的高铁、航天等元素被外媒解读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广告。这是否意味着您将艺术舞台变成了国家经济的谈判桌?”
路老板正色道:“正如欧洲三大的艺术性是一方面,商业性是另一方面,意大利歌剧唱响《图兰朵》的时候,世人记住的不仅是普契尼,还有威尼斯的水巷。我们展示的不是广告,而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信足迹。”
似乎是被《金融时报》的记者带动,更多的刁钻问题如期而至。
即便这其中不乏对这场晚会极度认同的记者,但工作归工作嘛。。。
日苯《朝日新闻》:“路桑,凤凰涅槃的意象被解读为东大从殖民创伤到复兴的隐喻。但当前东大在非洲、拉美的经济扩张正引发‘新殖民主义’争议,这种表演是否在暗示东方文明的霸权更替?”
路宽耐心地听完翻译,想也不想地回应:“这位记者先生,我先纠正一个概念错误。”
“凤凰涅槃源自《山海经》,比贵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还要早几千年。这个意象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对生命循环的哲思,与殖民史毫无关联。”
“如果按照你的观点,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富士山投影,是否在暗示军国主义复活?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的和平鸽,是否在掩盖光州事件的伤痕?”
小日子记者面色不虞,身边的两个韩国记者在心里破口大骂。
阿西吧!你喷鬼子就好了,干嘛还带上我们大韩冥国?
我招你惹你了?
这鬼子也是,你踏马招他干嘛?没见美国爹都拿他没办法吗?
路老板补充道:“今天整场开幕式,我们要传达都是和平、和谐的理念,艺术和体育都应当与正治保持距离,请勿用殖民者的思维去揣度一切。”
作为资深被殖民地区,一位拉美美女记者很积极地响应了他的观点,只是她的问题依旧没有躲开正治:
“我赞同路的观点,开幕式也呈现了郑和下西洋,但古代中国却没有像西方一样发起殖民战争,你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这一周在北平的经历非常愉快和友好。”
“但是路,作为艺术家,你如何看待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在文化叙事权上的不平等?”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a href="https:///game/gameads.html" target="_blank">https:///game/gameads.html</a>?count=5&amp;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带着工作证件和口罩,站在角落里的小刘本来一直笑嘻嘻地欣赏着男友擅长的舌战,直到这个问题的提出,叫她心里微微一顿。
这问题好像也是个坑啊?
路宽是记者发布会之王,虽然历来的电影作品只有小胜和大胜之分,但即便是扑街,凭他的狡辩和口才也绝对能“发布会逆转”。
从奥运会至今的三、四场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