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3 / 7)

齐不怀好意地逼近,将导演路宽向天上抛起又落体。

高声欢呼,循环往复。

刘伊妃和台上的渡边谦握手交谈了几句,也抹着泪走了过来,和台下的张纯如紧紧拥抱在一起。

记者们的长枪短炮记录下了这一切,镜头里的张纯如和刘伊妃相似度极高,像是长姐和她的小妹妹。

一样秀美颀长的身材,相似的脸型和刻意的电影妆容,清澈明媚的双眼,更可贵的是同样干净而热烈的灵魂。

刘伊妃的下巴磕在长姐的肩头,整个人已经泪崩。

“纯如姐,谢谢!谢谢!”

张纯如替她抹去泪珠,却又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泪腺:“茜茜,该说谢谢的是我。”

“我要感谢你和路宽,感谢全剧组的朋友,是你们让我完成了这个心愿。”

“你替我承受了痛苦,却让我坐在台下享受着这部杰作,我简直无法形容现在的心情。。。”

爱国女作家的哽咽打断了自己的陈述,面对敌人的铿锵有力在此刻化作万般的喜爱和柔情。

她从未对别人讲过的是,自己在前几年的煎熬和痛苦。

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和无处不在的右翼困扰让她几乎有了自杀的念头。

中国人常常讲,死则死矣。

这并非消极的宿命论,也不是莽撞的轻生死,而是参透生命的局限后,以理性与情志的平衡,面对生死这一终极命题。

对于彼时的张纯如来说,她自觉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为了摆脱痛苦,才令人痛心地走上不归路。

但时至今日,似乎是如她所言,有了另一个刘伊妃扮演的张纯如替自己分担了这些折磨,才叫张纯如自己的心理顽疾逐日好转。

中午炽热的阳光照进了摄影棚,让捧着小刘的脸颊、替她擦去泪水的张纯如周身充满暖意。

她早已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她想一直走下去。

她想看着电影上映,想看到它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被世人传颂。

她想借着这部注定要载入史册的电影作品,继续为澄清历史、呼吁和平的正义事业而发声。

她还想去看路宽执导的北平奥运会,看那个并非是她证件上标注的国籍,却永远流淌在血液中的故土。

张纯如的父母和刘晓丽在一边也看得泪如雨下。

他们都是如此珍视、支持自己的女儿,也为她们的真善美而感动,感慨现在就是最好的结局。

不远处围住青年导演的人群逐渐散去,陆洋作为副导演指挥着大家收拾场地。

赛博妲己笑着递过一支烟,他还不知道这位电影学院年轻院长戒烟的事情。

“路导,来一根?”

路老板笑了笑接过,似乎把女友的良苦用心又抛却了一边,却只是点燃了就不再抽,把它夹到了张纯如那本《金陵大屠杀》的书中。

悄然离去,准备接受记者采访。

烟头露在外面,袅袅白烟扶摇、逸散。

郭帆纳闷地看着青年导演的背影,却不知道他是用这样的一种祭奠的方式,在心里给另一个时空的伟大灵魂送去缅怀与慰藉。

“张纯如女士,历史已经昭雪,中华正在崛起,请安息。”

一根孤烟是无法燃尽的。

路宽去接受采访,做事周全的郭帆小心翼翼地把半截烟取出来,又抖落掉书上的烟灰。

这本作为剧组资料的张纯如原著被抖落开,扉页上似乎有一首不知是谁自题的小诗。

郭帆瞄了一眼,认出这跟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上有些类似,应当是路老板的笔迹。

万里寻真揭鬼域,一腔碧血染莲心。

铁卷昭昭焚魍魉,蛾眉烈烈照沧溟。

2003年于柏林,受张纯如女士赠书,夜半有感。

——

因为刘伊妃的影后级表演,原本预计的杀青晚宴,临时变成了杀青午宴。

瑞吉酒店的会场内,一场简易的记者采访活动正准备进行。

《历史的天空》正式杀青,无论是为柏林影展和奥斯卡造势,还是为电影的上映提前进行预热和宣传。

从现在起,它就要经常性地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了。

路老板和小刘在后台简单化妆。

刘伊妃眼睛还是红通通的:“我刚刚怎么好像看到你抽烟了?”

“绝无可能,不信你问问郭帆,他递烟被我痛骂了一顿!”

路宽目不斜视地看着化妆镜中的自己,振振有词。

有化妆师在场,刘伊妃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说什么,微笑瞄了他一眼,眼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洗衣机无奈,自己就复吸上次那一回,怎么现在整得跟“狼来了”似的?

我说了所有的谎,你全都相信。

简单的,我没抽,你却老不信。。。

瑞吉酒店是华盛顿的顶级酒店,很快就安排好了记者会的场地事宜。

路宽、汤姆汉克斯、摩尔、刘伊妃等主创鼓掌进场,谋杀了现场长枪短炮的无数胶卷。

现场还有自发赶来支持的张纯如书迷、小刘影迷和推特、油管粉丝,中国甚至是韩国留学生,在警戒线外高声呼唤着几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