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倒影之门:哈兰秘史
“哈兰从不求荣耀,它只求我们仰望镜面,看见那张饿得发疯的脸。”
——引自《哈兰废王日记·倒影之第十夜》
王都动乱前夜,所有阴谋、所有挣扎,都仿佛在这一刻收束至第十三静岛的最深处。
这里寂静如虚空,连时间都在屏息。
这片空间未被任何星图记录,无人得知其方位,它存在于王室秘档之内,却永远不被记述——它本身就是一座无法确证的“虚门”,
被十二重镜阵交织封印,只有王命图谱的继承者才拥有短暂开启它的资格。
而今夜,这扇“无门之门”,被缓缓推开。
虚空通道中,命纹烛火沿途自燃,星图符号在空气中逐一浮现。
亚瑟·特瑞安走在最前端,他掌中的世界系命纹如蛛丝般延展,精妙而不失危险地为二人指引路径。
维多莉安紧随其后,寂然无声,步伐的节奏与亚瑟精准相同。
若非身后传来她浅浅的呼吸声,人们甚至会怀疑她是否只是亚瑟的倒影,而非真实存在的人。
镜廊曲折蜿蜒,石阶无尽回旋,终于,他们来到了虚门之前。
石壁中央,镶嵌着一块宛如破碎镜面的结晶,晶体之内流动着非线性的光影,
仿佛过去与未来在其中争执不休,挣扎着想要冲出牢笼。
亚瑟凝视片刻,缓缓吟诵起古老而晦涩的咒语:
“镜无眼,影无心。”
“归一者之仆,反转现实,开启倒影。”
咒音落定的刹那,镜面裂纹如蛛网蔓延,通道徐徐洞开,虚空之门迎来沉寂多年的访客。
门后的空间幽冷如星辰死寂之地,弥漫着难以名状的压迫感,一股凌驾于理智之上的古老气息正在苏醒。
空间中央,一枚巨大的水晶悬浮于虚空,仿佛有自己的重力场域,将周遭的一切都扭曲成它所需的形状。
水晶墨黑如无底之潭,深处却隐约流动着银白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神祇的血脉。
那便是哈兰王族最神秘的遗产:
倒影水晶。
这枚水晶,曾被亨里安以绝对强势封入静岛之内,他甚至未曾想过拥有,只为永远将其禁锢于虚无之门内。
因为这颗晶体从不属于凡人,它是萨斯拉泽——哈兰古老神明降临世间的必备媒介。
亚瑟望向悬浮的水晶,目光平静而熟稔:
“你还在这里。”
他低语的口吻仿佛在与旧友交谈,声音中带着一种不为人知的温柔与默契。
维多莉安向前一步,恰好站在倒影水晶正下方,水晶内,她的面容忽然一分为二,
半边微笑,半边哭泣,继而融合,化作一张无眼无口之面。
那面容的空白处,向她低声呢喃。
她的嘴角轻扬,声音轻柔却带着冰冷的确认:
“它醒了。”
这意味着,他们侍奉的神祇,萨斯拉泽,竟从未沉睡过。
祂始终都在镜子的另一端,静静地等待被释放的时机。
倒影水晶下方的黑曜石祭坛上,摆放着一本厚重而古老的封缄之书,封面刻印着特瑞安皇室的古老印记与晦暗文字:
《哈兰献书》。
维多莉安伸出纤细手指轻触封印,命纹微震,封锁无声松开,书页自行翻开,散发出腐朽又迷人的纸墨气息。
每一页都由镜纹纸制成,上面写满了皇室秘语,字迹暗红如干涸之血,
书页间回荡着非人之声的低语,整个空间的温度随之进一步下降。
亚瑟目光落在祭坛边缘的一页透明的古旧图纸上,上面描绘着一幅诡异而恐怖的景象:
镜湖边,无数人影被钉缚于倒影之柱上,湖中倒映出的并非他们本人,
而是无数扭曲而模糊的面孔——那些如触须般延伸的诡异轮廓,正贪婪地吞噬着被献祭者的过去与未来。
维多莉安指尖拂过文字,低声念道:
“萨斯拉泽无需肉体,也不渴望鲜血。祂所吞噬的,是‘你所有存在过的可能性’。”
“当你被投入镜湖,你的一切都将被复制,你的生命将成为祂无尽编织的万千镜面之一。”
“每一面镜子,都是祂在现实之上的一次书写。”
她声音低柔,却令人脊背发寒:
“祂不在天上,不在地底,祂只存在于你尚未察觉的镜像中。”
亚瑟的嘴角轻扬,带着一抹讥诮的苦笑:
“所以哈兰先祖将城镇献祭,将无辜者抛入镜湖,只为讨好一位永远无法凝视的神祇?”
“这究竟是敬畏,还是对必然毁灭的恐惧?”
他的声音中透着隐秘的嘲弄,眼底却有难以名状的兴奋与决然。
他们兄妹二人望着那沉默却从未真正沉睡的水晶,似乎已经预见了即将降临王都的不可名状的梦魇。
镜湖之主,即将睁开眼睛。
而他们,是为它打开门的人。
他们将《献书》翻至最后一页,那里附着一张折迭的羊皮纸信函。
纸面斑驳,如同刚刚凝固的血痕,字迹苍劲而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