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场附近区域增派了日常巡逻人手,可凶手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我们也担心是模仿犯罪之类的情况,可法医报告不支持这个说法。那就是同一把凶器、同一个人,所以才选择了并案处理。”
秦闻并未反驳这一结论,只是继续推理,“那问题来了,凶手真的只是为了抢劫吗?”
多个案发地点都要保证不留痕迹,这难度直线上升。有这样的能力,干点啥不好?抢劫无疑是个性价比极低的选择。
现在会带现金、尤其是大额现金的人出门的很少,四位受害者都不在这少部分人之列。这意味着凶手的收益更低了,销完赃能剩下的收益几百到上万不等。
“如果我是凶手,我有这样的反侦察能力,我不会选择这种低性价比的目标,在银行附近跟踪刚取完钱的人,那不是更合理吗?”
可以说,秦闻的想法很危险。但周围的警官对他的推理模式已经习以为常,并未大惊小怪。
“你的意思是,这是伪装成抢劫案的连环杀人案?”
秦闻颔首,“我更倾向于这个结论。”
嚣张却冷静,这不符合寻常抢劫犯的心理侧写。
与此同时,警戒线外。
施亿正挤在人群里,兴致勃勃且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这对她来说是非常新奇的体验。
恐惧?抱歉,可能是脑子丢了的缘故,她比较缺失这种感觉。
这时,她发现有一道视线落在了她身上。
施亿下意识循着视线丹看了过去,左前方有个游离在人群外的戴鸭舌帽的男人正盯着她看。
不看热闹专门看她,是因为她比较好看吗?哈哈,施亿开玩笑的。她其实是觉得,这个人可能认识她。
因为丢了脑子、记忆缺失,她不太记得以前认识的人了。这时候能偶遇一个可能认识的人,施亿还挺开心的。
她朝那个鸭舌帽挤了过去。
鸭舌帽也朝她走了过来——
但他不是来打招呼的。他好像就是单纯地看够了热闹、想走了,又正好从施亿的身边经过。不过周围的人比较多,他“不小心”撞到了施亿。
那种猛然发力的力道撞在一般的女孩子身上,八成能让人摔一跤。
但施亿纹丝不动。
倒是鸭舌帽自己踉跄着倒退了两步,差点没站稳、还好施亿扶了他一把。
“你还好吗?”
问是这么问,施亿却相当警觉,甚至没再考虑“他们认识”这种可能性。因为她怀疑,她要被碰瓷了!
天地良心,是他自己往她身上撞的,她没有动手。这好好的人,咋说摔就摔了呢?又不是人人都是体弱多病的秦闻大大。那答案只有一个:他要碰瓷!
命案现场没有让施亿感到紧张,可现在,她感觉自己手心渗出了汗:话说、被碰瓷了该如何应对?
她脑子不在,实在没有经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