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4章 不过是表演,天下哗然,重写西游释厄传,三教之乱,已成!(4 / 7)

求食,非飞虫不吃,却得世人喜爱,且让它在屋梁上做窠安居。”说着,张慎行冷笑,道:“敢问,何报应之有?”

被张慎行如此一问,禅霜张了张嘴,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反驳。

“因此!”张慎行凝视着,禅霜,冷声道:“群生万有,往往如之,是知杀生者无恶报,为福者无善应,因果报应之说,谬论尔!”

一番话说完,禅霜双眼微微睁大,凝视着面前须发皆白,肃容冷言的老者,最终深吸一口气,轻轻闭上双眼,双手合十,诵声道:

“阿弥陀佛……”

见此,张慎行心里也微松了口气,此女子倒是没有撒泼,倒是意外。

至此儒释之争,儒家胜利而告终!

见此,以张慎行为首的御史言官,纷纷喜笑颜开,低声议论了起来。司礼监陈洪等人默不作声的看着,儒家也好,道家和佛门也罢,都跟他们无关。

内阁众人则始终冷眼看着,张居正等人倒是不考虑其他,只是听着这番论道,全当思考。

胡宗宪、王崇古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莫名意味来。

二人中,胡宗宪是严嵩的学生,王崇古是裕王的心腹,对这些内幕,自然明白。

在他们看来,今日儒释道三家,没有胜利者,都不过是棋子而已,悲哀的是,有棋子因为胜利而高兴,他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俞大猷则不同,他出身不好,为官底蕴不深,听着这一番文人论道,只觉得精彩。

至于严世蕃,看着背叛了严家的张慎行,眼神如刀子一般冰冷,像是在看一个已有取死之道,却不自知的小丑,神情嘲弄讥讽。

赢了?殊不知,他们都不过是台上的戏子而已,今日的表演,不过是我严家手中的工具。

“国师。”一举击败佛门,张慎行决定趁热打铁,对清风出手,不过却是先作了一揖。

看着张慎行,清风微微颔首,目光看了看冷眼旁观的司礼监,又看了看神情淡然的内阁,最后看向将自己视做敌人的御史言官。

突然,清风觉得好无趣,好无聊。

不过她知道,皇上要看戏,严家变法需要这一场戏唱下去,也只能硬着头皮唱下去。

“做官好难呀。”心底轻轻叹了口气,清风努力维持着自己国师的仪态。

嗯,这是黄锦说的,她今日代表的是大明的体面,大明的仪态,没办法,只能如此了。

“张御史,请吧。”清风抬了抬手,落落大方,很有国师的风度。

“国师此前所言,若是在下没记错的话,皆出自老庄之经典,可对?”张慎行开口。

“不错。”清风微微点头。

“嗯,”张慎行点了点头,开始踱步,“朱子,曾在《朱子语类中言:道家有老庄书,却不知看,尽为释氏窃而用之,却去仿效释氏经教之属。譬如巨室子弟,所有珍宝悉为人所盗去,却去收拾人家破瓮破釜,呵……”

说着,张慎行轻笑着,看向身后一众支持者,道:“下官,深以为然!”

听到这里,大殿之上,响起一众御史言官的轻笑声,纷纷嘲笑道家丢了西瓜捡芝麻,甚至是暗暗讽刺,道家的愚蠢。

然而听到这话,清风却没有说话,朱熹?于她而言,也不过是山下人罢了。

山下人之争,无非名、利而已。佛道之争,早有之,何来他论说因果?哗众取宠。

没错,这就是清风对朱熹论佛道的看法,四个字便可评价:哗众取宠。

嗯,最主要的是,她真的没功夫跟张慎行争辩什么,既然佛门败退,佛道为刀剑,第一回合已然分出胜负,那便让儒家成为众矢之的吧。

今日朝堂之上,三教之争必然会传出去,迅速席卷整个大明,届时推波助澜一下,佛道两家谁能放过儒家?儒家又岂会退缩?

毕竟朝堂之上,张慎行一人之力,击败佛道,若是儒家自己退缩了,岂不是打脸自己?

所以,今日的结果已经出了,也已经达到了严阁老和皇上想要的。

这点,清风自然看出来了,她是单纯,不是笨。

看透今日这场大戏后,清风只觉得,山下人真无趣,不如修炼去。

见清风不说话,张慎行只当她是强装镇定,然后继续道:“朱子曾言:佛家初来中国,多是偷老子意去做经,如说空处是也。”

“后来道家做《清静经,又去偷佛家言语,全做得不好。佛经所谓‘色即是空’处,他把色、受、想、行、识,五个对一个‘空’字说,故曰‘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谓是空也。”

“而《清净经中偷此句意思,却说‘无无亦无’,只偷得他‘色即是空’。”

“却不曾理会得他‘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之意,全无道理。”

“佛家偷得老子好处,后来道家却只偷得佛家不好处。譬如道家有个宝藏,被佛家偷去。后来道家却只取得佛家瓦砾,殊可笑也。”

说完,张慎行语气一顿,而后摇头失笑,道:“然而在我看来,朱子此番言论,却多有宽容……不过是两个窃贼互偷而已。”

这番话一出,张居正等人眉头都是一皱,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