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一时间,老神在在,始终一副运筹帷幄的严嵩,心头再次猜测不已。
“可有异议?”嘉靖开口询问道。
“臣等儿臣没有异议,吾皇圣明!”众人纷纷表示,没有任何意见。
至此,内阁三个人选确定。
“行了,都散了吧,”嘉靖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散了,而后又道:“严阁老留下,陪朕吃饭。”
听到嘉靖这么说,严嵩心中所有思索,终于在这一刻瞬间打消,他已经有了答案。
其他人好奇,不过却也只能躬身告退。
“吕芳,做饭。”嘉靖起身摆摆手,朝着偏殿处而去,严嵩赶紧跟上。
此时,灵田小院已经被改造成了菜园子,除了灵米,还有一些蔬菜灵物。而嘉靖的日常饮食,也都已经归吕芳所管,为此吕芳还刻意的去学了一手新的厨艺,为的就是更好的伺候主子用膳。
当然,不仅仅是一些蔬菜类的灵物,还有严嵩在京城郊外那片灵地当中,圈养的一些灵鸡灵鸭,这些都是自诞生起就喂食了灵泉。
当涨到一定体积的时候,就会宰杀了,然后送入宫里,由吕芳的储物袋收藏,毕竟储物袋,还具备着保鲜,保温的作用。
而在吕芳做饭的时候,散去的内阁众人,尤其是徐阶为首的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一脸不解的看向徐阶,想要一个明白的答案。
然后,徐阶便将自己的考量,还有给皇上的台阶,全部给众人和盘托出。
“原来如此!”听完徐阶的考量之后,高拱和张居正心头顿时恍然大悟。
同时对徐阶也越发的佩服了起来。
他们只想着在内阁当中争取未来的话语权,但却是忘记了皇上始终要的都是平衡。
现在二王和他们之间已经有了裂痕,彼此的关系已经从原本的,亲密无间,利益共同体,变成了合作的关系。
甚至未来如果有一天,皇上有了新的、更合适的皇子,他们也必然会选择其他人。
这一点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
毕竟未来真的很长,他们的时间也很多,而伟大的大明仙朝,能够帮助他们施展抱负的,必须是一个更加合适的人。
而这个人无论如何都必须是太子,但如何抉择储君人选,这只能是由皇上自己决定。
如果未来皇子多了的话,那么太子人选,可就不一定是裕王和景王二人之一了。至于什么的立长不立贤一说,完全没有必要。
现如今的大明,早已经不适合用史书当中的任何一个王朝,来当作参照看待了。
其实这所谓的立长不立贤,主要原因无非就两个。
第一个,立长不立贤,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因争夺继承权而引发分裂。
同时,它也能减少官员对太子选择的干预,维护皇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二个,就是确保权力延续了。
皇权的延续是朝廷稳定和发展的基石。立长不立贤,有助于确保皇权的平稳过渡和长期延续,避免因储君问题而引发的动荡。
最后,立长不立贤最公平,但要是立贤不立长,那怎么证明自己最贤明呢?
而证明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场血腥的宫变,比如大唐,老李家。
李世民就用行动告诉了李渊,自己比他大哥李建成要贤明,整个大唐都延续这种风气。
有这种血一般的历史教训摆在史书上,所以后世皇帝都选择了立长不立贤,这是最稳妥,防止帝国动荡的方法。
但是这种动荡,这些对于一个仙朝来说,那又是另外一种事了,仙人手段莫名,长生不死,有太多的时间,来看谁最适合当太子了。
甚至,当了太子,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太子的名头,却能方便很多事。
徐阶等人,没有一个是头脑简单的,这一点他们自然看得清楚。
修仙目的是什么?长生不死,飞升成仙。
当初他们撺掇裕王和景王争夺太子之位的理由就是因为太子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整个帝国的权力在皇帝不干预的情况下,太子最大!
而太子可以动用最大的权力,获得最多的资源,他们这些臣下也会跟着获得一定的好处,至于皇位,早在知道皇上修仙之后就不再去想了。
没有人知道皇上会在这个皇位上坐多久,毕竟皇上可以享用帝国全部的资源,而在成仙之前,以他们对皇上的了解,怕是不会让位。
所以,太子人选,才是他们最终要支持和跟随的人。
而他们需要做的只有一个,在朝堂之上,尽可能的抱团,拉拢自己的人脉。
让未来有一天,太子人选真的出现之后,让太子只能用他们,而不是用其他新的心腹。
当然,徐阶等人心里明白,皇上也是这么想的。
裕王跟景王二人,依旧没有等徐阶等人,只是在众人见礼过后,便转身离开了。
只有严世蕃,看着头顶阴沉的乌云,默默的跟在众人身后,不知道在等什么。
“呵,小阁老这是要等严阁老?”这时,高拱等人结伴而出,见严世蕃等在门口,不由出声,只是语气中带着几分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