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嘴我看看。”方言拿着电筒来到胡鹏远身边,对着他说道。
胡鹏远张开嘴,将舌头吐了出来。
方言发现他水肿的整个人都胖了一圈,舌淡,苔薄白。
接着方言又拿电筒查看了下他口腔里面。
接着又摸了摸他脖子下方。
因为肿起来了,所以摸不到什么。
方言关掉电筒,然后对着胡鹏远说道:
“手给我把一下脉。”
等到方言摸到他有些肿的手上,发现这里还好不算太肿。
摸了左右手后发现,脉迟弱短涩。
也就是脉象表现为迟缓、微弱、短促且不流畅。
方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快速的写上了刚才辨证的信息。
然后他顿了顿,在医案上写出了自己的结论。
患者是同位素治疗导致火毒伤阳,同时有甲减患者阳虚水泛与气血失养的复合病证。
中医辩证:属阳虚兼气血虚寒。
治疗方式应该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散寒利水。
很快方言就开始写起了处方单。
周围人看到方言已经开始开方了,也是一愣,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想好了。
只见到方言在处方单上写道:
附子12g(温肾助阳核心)
桂枝9g(通阳化气,助茯苓利水)
炒白术15g(健脾燥湿)
茯苓30g、泽泻15g(增强利水力度)
生姜9g(温胃散寒,助附子祛湿)
黄芪30g(大补脾肺之气)
陈皮9g(理气防滋腻)
肉桂3g(增强温阳效力)
服药时间早7点胃经当令、下午3点膀胱经当令分服,顺应阳气升发规律。
服药后喝热粥一碗,助药力温行。
相较于上一个药方,方言这个方子居然只有八味药。
王玉川还是第一次看到前后风格变化如此之大的人,想起学校里方言的传言,说他和任应秋一样,各大医派信手拈来,虽然感觉不太可信,但是目前他展现出来的风格倒是和传言里很像。
就在这时候,方言又在前面加了12g仙灵脾。
众人有些诧异。
不知道为什么要加仙灵脾上去。
只见方言在上面写道:
“此用法脱胎于《金匮要略》肾气丸加减,原方用少量桂枝配附子,取少火生气之意,此处加以仙灵脾辅助桂枝,以草木柔润之性与峻补元阳之力,针对患者长期阳虚,表情淡漠、精神萎靡,《灵枢》云“肾藏志”,仙灵脾通过补肾振奋神志,比单纯使用安神药更契合“阳虚神疲”本质。”
就这个解释最多,生怕其他人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其他人看到后,也算是搞明白了方言的想法。
继续看了下去。
其实如果让王玉川来开药的话,他会直接用十全大补方,把川芎去掉。
等到患者浮肿消退精神好转,他再开始用当归补血汤来补气血,然后让患者减少甲状腺素片的服用。
方言明显不一样,一来就是附子这种猛药,规定了特定时间服药。
很明显是打算增强药性,减少治疗时间。
王玉川教授也感慨,果然自己上年纪了,没有这年轻人来的猛了。
写好之后,方言就撕下处方单,对着宋建中说道:
“建中跑一趟?”
宋建中知道这次得自己去了,点点头说道:
“好。”
方言对着宋建中叮嘱:
“让他们别急,附子要煎够时间,下午三点准时送病房去。”
宋建中点点头,应了下来。
等到他刚一出去,刚才的杜衡才回来。
他有些懵逼的看着病房里,很明显方言已经看完第二个病人了。
方言对着夫妻两人叮嘱到:
“两位记一下,每天早上七点和下午三点定时服药,服药后周身微汗、手足转温为佳,可以吃一些温阳的食材比如羊肉汤、韭菜炒虾仁、桂圆红枣粥,还有利水的如冬瓜薏米汤、赤小豆鲤鱼汤,还有补气的如黄芪炖鸡、山药小米粥之类的。”
“冷饮、生鱼片、苦瓜、西瓜等寒凉之物不能吃,豆腐、海带等碍阳滞气之物可以少量吃,但是最好不吃。”
听到这里巫芳芳赶忙让自己助理记下来。
方言转头又看向胡鹏飞,对着他说道:
“另外胡先生记得观察下自己的小便次数,最好是由少转多一天4到6次为佳,颜色由清转淡黄最好,大便从干结转为香蕉状为好。”
胡鹏飞点点头。
他也是没想到,刚进来一会儿,方言就已经看完了。
而且看方言云淡风轻的样子,好像自己这病并不是特别大的事儿。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你们现在先可以去办理入院了,中午的时候不会喝药,等到下午三点的时候,我们的护士会端药过来。”
“好!”巫芳芳点点头。
然后从身上掏出一个红包,送到了方言桌子上。
“方大夫,我们两口子一点小心意,请不要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