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到底什么鬼东西(2 / 3)

组的几个老师都在呢!

“恭喜啊,冯老师!”

几个老师看到他来,都笑呵呵的恭喜。

冯雨订婚不是什么秘密,学校早就传开了。

不知道多少年轻男老师心碎。

冯雨笑着应付几句,就坐在了桌子前。

教语文的韩老师问“冯老师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呢?”

冯雨说“估计年底吧!”

教数学的王老师说“你才23,这么早结婚也算响应号召了。”

教品德的刘老师说“23不早,女人的黄金年龄也就那几年,过了25岁,女人和车子一样,会年年贬值,要是耽搁到30岁以后,女人就和那些二手的国产车一样,被人挑来挑去的,只能嫁个二婚了,聪明的女人都会早早找个优秀男人把自己嫁了,只有那些毒鸡汤喝多了的傻女人,才会把自己混成剩女,冯老师的选择不会错。”

冯雨听他说的有趣,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比喻虽然有点不太高雅。

但确实挺真实。

女人可不就是车子,过25岁每年都会贬值嘛!

30岁以上的女人,大城市不说,情况不一样,但在北安这种西北小县,确实不太好嫁出去,就算不得已嫁个二婚,人家都会觉的她有问题呢!

不然怎么会混到30了还没人要。

韩老师说“这个周末没什么事,有没有一起去野炊的?”

王老师第一个响应“我也正考虑呢,忙了快半年,都没带家出去放松一下,野炊就挺好的,不过去哪野炊啊,北安都没有什么野炊的好地方。”

韩老师问冯雨“冯老师参加不?”

冯雨不好直接拒绝,只能说“到周末再看吧!”

韩老师问“你对象那个农场能让我们野炊不?”

这……

冯雨也只能说“我给问一下吧!”

几个老师点头,那地方大家都知道。

那么大的一片绿地,最东边离国道不到一公里。

只要不瞎,开车路过自然都能看到。

而且就在县城边上,确实是野炊的好去处。

冯雨给姜宁打了个电话。

这种小事。

姜宁怎么可能拒绝,当然是同意了。

挂了电话给几个老师说“可以。”

几个老师也听到了,一个老师就说“既然去对对象的农场野炊,那就一起吧!”

冯雨无奈,只好答应了下来。

给姜宁发了个微信,把情况说了下。

姜宁就说“你给张欣说下,问问她去不去。”

时间不太多了,得去上课了。

第二课下了后,冯雨去了一趟四年级的教研究。

张欣看到她还恭喜“恭喜啊冯老师!”

冯雨道谢,说“我们周末要去野炊,张姐要不要一起去?”

张欣问道“都是谁去,去哪里野炊?”

冯雨就道“就我们年级组的韩老师王老师他们几个同事,去姜宁农场里面烧烤,大家都带家属,姜宁让我问一下你要不要去?”

张欣到挺痛快“那挺好啊,我是想去,就是不知道我们家老公有没有时间,等我问一下了给你回话,他要没时间,我带孩子和你们一起。”

冯雨说好,回到教研室没过一会。

张欣就打来了电话,沈立明过两天要出差。

她自己带着孩子去,问要准备些什么。

冯雨也不知道,就和老师们商量。

姜宁接到了沈立明电话,专门说这个事的。

周五要去南方,周末参加一个推介会。

不然也想去农场放松下。

姜宁问他“今年招商引资什么情况?”

沈立明道“还凑合吧,引进了两家绿色有机企业,一家新材料类企业,总投资一千多万的样子,不过都不是我引进来的,还是得再努把力把任务完成。”

姜宁就纳闷了“引进来的企业在哪,我怎么一点动静都没看到?”

沈立明道“这还要我说啊,你又不是不知道。”

姜宁问道“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沈立明无奈道“两个搞蔬菜大棚的,一个做硅料加工的。”

姜宁“……”

官府有能人啊,这形象包装的确实nie。

可话又说回来,种大棚蔬菜确实也算得上绿色企业。

至于是否有机,只有鬼知道。

硅料加工,也的确跟新材料有关。

弄个小作坊买台破碎机,破石头也是加工硅材料嘛!

没有这些上游产业,光伏硅片哪来的……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听了也只会觉的高大上。

和沈立明通过电话,姜宁去了趟农场。

第一次和冯雨同事接触,怎么也得准备一下。

————

p:说一下章节的问题。

现在一般都是2000字的章节,一天两更四千字,这样墨墨迹迹,熬过几轮推荐后,20万字左右上架刚好。

写了几章2000字的,回头自己看了看,总觉的没滋没味。

好像写了不少内容,又感觉没有多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