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部分学生小时候都看过。
不过看过归看过,她们都没跳过,所以学起来还是费劲的。学校的舞蹈社不是专门的舞蹈机构,更像是兴趣小组,加入社团的学生不一定是有过专业学习的舞者,更多的是舞蹈爱好者,自己跟着视频自学,水平一般。
倒是有一些学生是学过舞蹈的,但现在年轻人都追赶时髦,学的基本上都是更加酷炫的街舞韩舞。比如陶芯,她就是学的街舞。这一类学生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但是跳起"采茶舞"来也很吃力。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范儿,要从街舞范儿改为民间舞的范儿,和跨专业无异。而且,对于跳采茶舞,社里不少学生有意见,觉得这个舞蹈土了吧唧,乡里乡气的,一点美感都没有。学校让校庆上表演这个,纯属“政治任务”,她们不乐意跳。
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心里还有抵触情绪,加上上一届成员都毕业了,刚招进来的新成员还懵懵懂懂的,和老成员认识时间不长,更别谈配合了。怪只怪平湖中学成立在下半年,它要是在上半年建校,事情就好办多了。韩裕华倍感头疼,好不容易做好了学生的心心理工作,让她们愿意学采茶舞了,但排练的时候总是不尽如人意。
“停,停一下。“韩裕华把音乐关掉,打了个暂停的手势,直接指出问题:“大家不要各跳各的,互相配合一下,不然整个舞蹈看着很乱。”“还有,一些同学道具运用的不是很熟练,有些人扇子都打不开,回去要多加练习。”
“下个月就是校庆了,到时候会有电视台的人来学校拍摄,大家也不想这幅面貌上电视吧?”
韩裕华说完,练舞室里响起一阵抱怨。说到底,这些学生还是觉得跳这种民间舞蹈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韩裕华叹了一口气,挥了下手让她们中场休息。余光见林稚音站在角落里,还持着扇子在练习舞扇的动作,不由得心生喜欢。林稚音今天第一天来舞蹈社排舞,因为学习进度落后,韩裕华单独给她“补课”。这棵苗子有天赋,悟性又好,几种采茶步教个一遍就学得八九不离十了韩裕华还发现林稚音舞感特别好,跳起这种不熟悉的舞种也能和音乐契合得非常完美,让这样的一颗好苗子跳“采茶女”实在可惜。而且,过于出彩的人放进队伍里,表现得太拔尖了反而影响整体的协调性。刚才合流练习,林稚音第一回和别的成员一起排练,就衬得其他“采茶女"的动作更不连贯。
“稚音,你过来。"韩裕华招手,等林稚音走过来后,问:“刚才陶芯和玉瑾她们在一旁练习′采茶扑蝶',你看到了吗?”林稚音点了下头。
“你看到陶芯跳的动作了吗?能记住吗?”林稚音迟疑了下,斟酌道:“只能记住一点。”“一点也够了。"韩裕华又招手示意陶芯过来,从她手里拿过竹篾蝴蝶,递给林稚音,“来,你试着跳几个动作我看看。”林稚音下意识看向陶芯,她的情绪都写在脸上,摆明了不太高兴。“稚音?”
林稚音回神,接过竹篾蝴蝶,简单地做了两个舞蝶的动作,中规中矩,并不惊艳。
韩裕华有些意外,总觉得这不是林稚音该有的实力,不过也可能她就是不习惯使用道具,没经过训练,还控制不了竹篾蝴蝶。“蝴蝶"这个角色是采茶舞的重中之重,跳得好了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陶芯虽然跳得还可以,但是她柔韧性差了些,一些跳跃的动作总是做不到位,就没那么有美感。
韩裕华本来想让林稚音试试舞蝶的,但她的动作太生疏了。时间紧迫,下个月就要表演,韩裕华已经等不起另一只“蝴蝶"破茧起飞了,只能按照原来的来最后再过了一遍舞蹈,韩裕华就放学生去吃饭。林稚音把折扇和茶篮放一旁,独自往外走,到了门口,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回头看到了从樾,还有他的同桌卢成宇,以及他们身后一排探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自己的男生。
林稚音:“…你怎么在这儿?”
“呃…"从樾毫不犹豫,直接抬起手指向卢成宇,“卢老板想看你跳舞,我陪他过来的。”
卢成宇一脸的"WTF",从樾就这么水灵灵地把兄弟出卖了?真不是人!“班花,你别介意啊,我就是好奇才过来看看的,绝对没有别的意思。"卢成宇似乎是怕收到之前宋衡一样的“待遇”,忙发誓一样,表明自己“绝无二心”。这时候陶芯和胡玉瑾从练舞室里走出来,陶芯一见到从樾,立刻喊道:“喂,从樾,你来练舞室干嘛?”
从樾:“这里是体育馆,我怎么就不能来了?”“你平时这时候不都打球去了吗?"陶芯看向林稚音,想到昨晚从樾陪林稚音来交入社申请表,了然地哼一声,没好气道:“我就知道,你是来看林稚音跳舞的。”
这话也没说错,但被陶芯这么说出来,总觉得意思不太对。从樾咳一声,说:“我来看看你们采茶舞排练得怎么样了,别到时候上了电视,丢了学校的脸。”
陶芯“呸"一声:“乌鸦嘴,我们练得好好的,到时候只会给学校长脸。”从樾懒懒的:“最好是,我看你们现在练的就不怎么样,跳的都没白石镇的阿姨们跳的好看。”
“你胡说,我们怎么可能跳的比镇上那些阿姨难看?"陶芯作为舞蹈社的新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