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收获(3 / 4)

间就明白了李承乾话语背后的深意。

如李承乾所料,老和尚只是颤抖着唇瓣不发一言。

这是能重得百姓信任的措施,他选择闭嘴选择做人畜无害的泥像,他才能在长安待下去。

可这样的日子简直比他杀了他还要难受,钝刀子割肉不说,还得伺候来寺庙吃白饭的刁民,疼呐。

赵县丞怔愣:“用道济寺的田亩与和尚来施善心吗?”

只要规模不大,钱粮人手倒都是齐了。

李承乾点头,带上丝暗示:“新朝新政新人,秦王喜欢的同陛下喜欢的可不一样。”

赵县丞当即一凛:“那小郎君觉得这般地方该叫什么名字好?”

李承乾一顿只觉心脏诡异抽疼,腰间好似莫名发烫,是玉佩吗?

但烫意下一瞬便消失,应是他的错觉。

李承乾本能握住玉佩,他舔舔干涩下唇:“悲田养病坊。”

人群中,顾重林对上李承乾的视线。

一个足够精明的商人。

一个似乎可以投资的未来太子。

二人同时在心中下定论。

李承乾收回视线看向老和尚,语气冷淡:“多行不义必自毙,往后记好了。”

***

东宫。

“承乾的来信,诸事皆宜。”

李世民盯着手中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的身边是太医令刘神威,简直恨不得扒着信纸看那一点牛痘相关。

刘神威一听这话双眸发亮,李世民好笑:“说起来承乾倒是幸运,路途遇上了你师父孙思邈。”

刘神威眨眨眼:“大王是想叫臣师父顺势将此法宣扬?”

李世民点头,指尖轻点桌面:“是也不是,国家新定,突厥蛰伏,我没有多余的力气与钱财去大力推广。”

刘神威皱眉:“大王的意思是?”

“世间诸多事情推广不顺,免不了一个吃独食的问题。”

李世民哼笑,语气浅淡:“人多了,阻碍便也少了。”

“此法要推广免不了耗时耗力,若无好处,大半官吏又怎么可能尽心推广?我下令勉强,也不过是得些敷衍。”

更不用说他将将登基,还来不及把各地州县都换上合自己心意的人。

“可若是这些都会与为政官吏考核搭上边呢?”

刘神威是个太医有些不明白,倒是早早候在一旁的杜如晦笑着开口:“是人口。”

“少些疫病多些人口,顺理成章。”

“不过一旦政令与为官政绩等同,就怕会有官吏造假强逼,隋朝那看着就乱七八糟的田亩数量,前车之鉴尤在眼前。”

“可是——”

杜如晦忍不住勾唇:“谁叫玄龄曾说过我们的主上是最不好糊弄的主上呢。”

一直默默翻看奏表的房玄龄扶额:“杜如晦,有说我的功夫不如来替我多分担些公务。”

李世民曲着双腿,整个人是被夸赞顺毛后的疏懒:“尝试牛痘收集痘苗需要不短的时间,足够我换一遍州县官吏了。”

房玄龄抽出一封密报:“北边贼子梁师都异动,看起来是在鼓动突厥趁我国家内乱南下。”

杜如晦轻“哦”一声:“那泾州罗艺和豳州张瑾一个亲近废太子一个忠心陛下,偏偏二人的防区还在突厥南下的必经之路,可真是好位置。”

李世民眯眸:“这个时候若是急召二人回长安,只怕狗急跳墙的可能性更大。为着地方稳定不好轻举妄动。”

“好好防御突厥也就罢了,可若是敢……别怪我不留情面。”

杜如晦点头:“若他们真那么愚蠢倒是方便大王事后筛换一遍州县官吏,臣与玄龄会加紧整理出一批可用之人。”

李世民满意地拿过密报看着,嘴上不停,毫无阻碍地接上他先前的话头:“不仅如此,权为其一,利为其二。”

“此法若是全然要当地官吏乡绅出钱,只怕不妥。”

“想要种痘,一人出三十文亦或同值绢帛财物,一地一天不许太多,至多三百人。”

“钱财□□而分,朝廷走六,当地走四,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

“其余我皆可睁只眼闭只眼,唯独价钱方面只能限制在三十文,也不可强行逼人接种牛痘,接种百姓须得严格登记在册,按人痘牛痘之说,先接种的必要是身体康健的。”

刘神威喃喃:“小儿多易得豌豆疮,最好先紧着幼童,只是年岁也不可太小,若是身子骨垮了反倒会坏事。”

到时候有心人随便说些闲话向牛痘泼脏水,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沉吟:“嗯,接种流程也需定好详细准则,不可欺骗隐瞒,风险甚至会死人都要提前告知。我也会派出朝廷官员巡视节制。”

“同时痘苗只能掌握在朝廷手中,甚至人痘之法也得谨慎对待,以防有人胡乱作为害人性命。”

“有权有利,不怕他们不尽心。”

“便先由太安村为始,刘神威,要麻烦你师父献策官府造势。”

“几百人又怎么可能足够试验呢?”

“一县一州,甘为天下先呐。”

“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不仅仅局限一县一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