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认知的惊人事业。
毕竟每个年代都会有一个足以撼动全国、影响下一代的超级巨星成为当下的流行信仰崇拜,而沈倦于去年横空出世、今年一举惊动全球,无疑就透露了他将成为下个世代音乐掌门人的气息。
尽管帮助他成就现有地位的作品是英文歌,不可能得到所有民众的认可。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国内90%的音乐人的偶像都是外国歌手,但他们不还是照样写中文歌吗?
当务之急是先把市场环境搞好,先把音乐理念搞明白,先把大众的音乐热情带起来,这样才能刺激人才井喷。
至于中文不中文.真的很重要吗?
或许比喻得没那么恰当,但曾经的华语乐坛其实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小升初考试,因为当时的卷子容易,所以那时大家的学习热情和考试能力都很突出。
但随着升入初中,开始多了许多小学时期没有学过的文理科目之后,这群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们就陷入迷茫了。
他们不知道是该继续复刻从前的老路搞芭乐但在创作方面有追求的音乐人一般不会吃回头草,比如周王陶。
还是该搞逐渐没落的爵士摇滚,亦或者从米国流传过来的嘻哈和r&b。
所以现在的华语乐坛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能带动班级学习热情的偶像班草。
而不是品学兼优但沉默寡言,其他班同学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尖子生。
吃过中饭,跟团队汇合,然后搭乘飞机远赴霓虹开启日语ep的宣传周期。
霓虹网络上,有关沈倦于今日发行的这张日语ep以及沈倦本人再次前往霓虹的话题事件,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ale you are all i see#
#ale haneda airport#
日趋前两名被沈倦牢牢占据。
所以在公司宣传营销如此到位,歌手本人的发挥和发行作品的质量也完全没有拉胯,甚至还超出许多粉丝预期的情况下,沈倦在日区的知名度和粉丝体量也在以十分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中。
最直观的数据反馈就是:今年八月份通过vma颁奖典礼引流突破六千万的ins粉丝数,现已临近七千万大关了。
这是什么概念?
横向对比一下.
目前霓虹ins粉丝数排名第一的是搞笑艺人渡边直美850w,南韩最高的则是1600w的朴灿烈和权智龙,国内除沈倦外排第一的艺人是王嘉迩1400w。
原时空1200w,现时空因为经常跟沈倦ins互动所以蹭到了不少流量
所以此景此景,真的很难不让与有荣焉的东亚alovers跑到网上兴奋直呼:
世代的狂,音乐的王!】
他现在才二十岁啊!天生的巨星命相!这只不过是他传奇人生的开始!】
现在都知道我倦的咖位了吗?那是要红遍全宇宙的,每一天都是我倦的goldenhour,每一天都是黄金时刻!】
最近每次看到我倦的成长,心里就缓缓流动着喜悦和自豪.谁懂!那种看着他一步步走向光明走向灿烂的感觉,就好像我也借到了他的光热一样。】
所有人,现在诚挚地邀请你们观看一部属于歌手ale的时代纪录片。】
不过当事人倒是没有太过关注这些闹得沸沸扬扬的热点话题,沈倦正在为即将开始制作的这张中文专辑做准备。
没错,就是中文专辑,不是中文ep。
一般来说,十首歌就能被称为一张正规专辑,而沈倦之前的ep是八首歌。
就差两首。
乐桦觉得有点吃亏。
毕竟专辑和ep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尽管进入流媒时代后,专辑的重要程度和价值意义正在不断下降,很多歌手为了赚钱都会选择发单曲,但有些传统还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只有发行了个人专辑,才有资格称自己为专业歌手。
而且身上有张专辑和身上有张ep,明显前者好听得多。
所以乐桦觉得最好还是再塞两首歌进去比较好,并表示如果沈倦不想独立创作,那他们可以自掏腰包钱收歌。
沈倦想了想觉得也是。
而且这张专辑中还没有r&b单曲。
身为身体里流淌着r&b血液的r&b人,好不容易发张中文专辑又怎可能不加首心爱的r&b进去注入r&b能量呢?
于是他当即打算掏两首他一天能写四公斤的简单歌曲出来凑下数。
余佳运的《最好的都给你,素人killer写给全体素人女友和粉丝的情书。
罗森涛的《小孩,负责给这张专辑填充稀缺的r&b元素。
将词曲初稿完成后,沈倦将笔记本电脑合上,惬意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其实对他这个已经在内娱和其他人拉开差距的断层顶流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不是继续突破,而是维稳打牢根基。
用王朝历史战争的说法就是开疆拓土后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