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节 反铁路运动(2 / 2)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17 字 2017-03-08

至于曾国藩,跟奕欣一样,成为洋务派在朝廷和地方上的两面旗帜,象征性越来越强,洋务运动的实际推动势力,已经转移到了李鸿章一派。

权力就是金钱,权力就是地位,连洋人都开始将李鸿章奉若上宾。

马上从向清政府要求修铁路,变成讨好李鸿章,纷纷登门拜访,表示愿意为李中堂大人修铁路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等,完全是一副国际友人的形象。

并且承诺,只要李鸿章接受他们的贷款,他们之前承诺的援助,马上就可以到位,对李大人的救灾行动会起到极大的支持。

李鸿章权衡之后,决定选择跟美国人合作,因为在列国中,只有美国人没有逼迫,也只有美国人完全无条件的早早将承诺兑现,因此李鸿章觉得,在列强中,美国人尤为厚道。

他不知道的是,在这次灾荒中,美国人其实获利最大。美国人给的几百万美元的援助,相比他们获得的利益,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只是美国人得到的利益,并不是从李鸿章身上拿走的,所以李鸿章根本就没觉出痛痒。

可对于承担了这笔沉重的负担的大明,就没那么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