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最后的请求,再见老朱!(2 / 3)

样在悄无声息中悠悠弥漫开来,笼罩着殿内的每一寸空间。

帝王之怒,若天之威。

此刻朱允熥隐忍未发的怒气,恰似那九天之上正在疯狂汇聚能量的雷霆。

虽暂未轰然劈下,却已然让人心惊胆战。

那股沉甸甸的压抑之感沉沉地压在众人的心尖之上,比雷霆真正落下时带来的震撼还要让人害怕。

大臣们早在此前就已被纷纷捕押了下去,他们低垂着头,脚步踉跄,在侍卫的押送下离开了大殿。

众藩王们见此情形,也都心照不宣地悄然行礼,而后默默退出了奉天殿。

不多时,这原本还热闹喧嚣、充斥着各方势力交锋的偌大奉天殿内,便只剩下陈迪一人形单影只地静静跪着。

朱允熥微微仰头,轻轻叹了口气,这声叹息在空旷的大殿内悠悠回荡,饱含着诸多复杂难明的情绪。

他继而缓缓开口,语气平淡中却又似乎藏着几分探究:“何必呢?”

跪在地上的陈迪身形微微一震,仿佛被这三个字触动了心底最深处的执念。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而决然,直视着上方的朱允熥,开口说道:

“臣乃老皇帝的老臣。当日老皇帝入殓之时,臣恳请想看一眼遗容,而后便想随之而去。”

“可陛下拒绝了臣,臣那时便觉自己该死,之所以苟延残喘至今,便是希望藩王们能逼问出真相。”

“如今,他们也失败了。”

陈迪的声音平静无比,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

只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继续说道:“陛下乃当今天子,天纵神武,自执政以来,平倭国,以雷霆之势荡平外患。”

“荡草原,让那些游牧铁骑不敢再轻易犯我边境。”

“重改革,使得朝堂内外焕然一新。”

“所立下的丰功伟绩,皆非藩王所能比拟。”

“他们会败,实乃意料之中。”

“只是臣未曾料到,他们会败得如此之快,竟连撼动陛下分毫都做不到。”

陈迪微微顿了顿,像是在平复内心汹涌的情绪,又道:“臣亦深信,陛下定能成为一代明君,带领我大明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

“百姓们必将会永远感激陛下的恩泽。”

“千秋万载之后,陛下的功绩,亦会被无数人传颂。”

“今日那些拥护陛下、辅佐陛下之人,皆会成为大明朝的忠臣,名留青史。”

“实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毕生梦想。”

“能够追随陛下这样的帝王,实现心中的抱负,实乃臣子之幸。”

陈迪再度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额头碰在金銮殿那冰冷坚硬的金砖上,发出清脆而决绝的声响。

“咚!”

“咚!”

“咚!”

待他抬起头时,额头上已然鼓起了一个肿包,几缕血丝缓缓渗出,衬得他的面容愈发显得坚毅沧桑。

陈迪似浑然不觉疼痛,继续说道:“臣已年老,且并无过人之能,文不能助陛下革新弊制,武不能助陛下开疆拓土。”

“臣身为礼部尚书,唯记得一个‘礼’字。”

“臣做不了陛下的忠臣,亦做不了大明的忠臣,臣只愿做老皇帝的忠臣。”

“恳请陛下成全臣,让臣入宫再看一眼,以解臣心中之疑惑,如此,臣死亦无憾。”

言罢,他又一次重重磕头,伏地不起,整个身子都在微微颤抖,似是在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朱允熥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下方伏地的陈迪,忽然,脸上的怒容消失,他轻声笑了起来。

这笑声在空旷的大殿内显得格外突兀。

自老朱自愿将自己封禁于后宫,并故意放出消息之后,朱允熥的心中便一直隐隐有着一丝失望。

他如此顺利地登基称帝,满朝文武,虽心中或有疑惑,却无人站出来阻拦质问。

反而默契地让那件事渐渐成了一个无人敢提、无人敢问的禁忌。

他不禁暗自思忖,若众人皆如此“贪生怕死”,这大明的读书人,当真令他失望至极。

难道真无一位大臣,愿不惜生死,为老朱挺身而出吗?

而今日,终于有了这样一位。

说来也巧,他此刻正需要这么一个人。

尚星瑜已然假扮马皇后进了后宫。

对于老朱的真实情况,朱允熥着实放心不下。他本就想去亲自查看一番。

如今陈迪的出现,恰可让其帮自己去试探一下。

让老朱的“忠臣”再去见见他。

若许,就能将沉迷于“演戏”,沉迷于“美梦”中的老朱唤醒过来。

虽然他觉得得老朱被人迷住的概率很小。

但这个险,他冒不起。

“好,你随朕来吧。”

朱允熥收起笑意,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淡淡说道。

随后,他缓缓从龙椅上起身,身姿挺拔。

陈迪赶忙从地上爬起,膝盖处的酸痛让他身形微微一晃,但他还是迅速稳住,紧紧地跟在朱允熥身后,走出了奉天殿。

通往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