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3 / 4)

嫁狐狸 布鲁布布 6352 字 26天前

站在摄政王身侧,胭脂只是浅浅扫过双颊,却恰到好处地衬出肌肤的莹润,唇上那抹朱色不浓不淡,如同初绽的蔷薇一般明媚。

那种美,没有攻击性,很甜,很娇,让人第一次见就忍不住心生喜爱。

“果然传闻的话倒是不可信,今日一见才知是明珠蒙尘,确实担得起国色天香。”

王元妦立刻盈盈下拜:“萤火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若非王爷垂怜,妾身至今仍是深闺里见不得人的痴女罢了。”

起身时,她悄悄松了口气,这宫里的规矩,确实繁琐多了。

“本王挑人从来不听坊间嚼舌,只看合不合眼缘。”没想到江焠却突然慢悠悠地开口。

太后不由得愣了一下,转而笑开:“瞧瞧,哀家不过夸了王妃几句,倒叫王爷护起短来了。”

小皇帝在龙椅上不安地动了动身子,终于忍不住道:“皇叔皇叔!朕昨日背完《尚书·禹贡》,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这样的难句,太傅都夸朕断得精准呢!”他圆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满脸都是求表扬的神情。

这一开口,倒让太后紧张的脸色缓和了些。而江焠目光一转,看向小皇帝时,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道:“陛下天资卓绝,连《禹贡》这般艰深的篇章都能融会贯通,实乃臣等之幸。 ”

话音方落,殿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礼部尚书最是机敏,当即道:“ 陛下聪慧过人,真乃我朝祥瑞啊!”其余大臣也纷纷跟着称颂,将圣主天成、睿智夙成之类的词儿翻来覆去地说,倒把宝座上的小皇帝夸得脸都红了。

江焠笑而不语,转而拉着王元妦的手落座。宴至酣处,丝竹声渐浓,舞姬们盘旋起,裙摆飞扬,像是花儿一样绽放。

王元妦浅酌了一口杯中酒,这御酿的味道醇厚绵长,却莫名地让她想起新婚夜的劣质辛辣的合欢酒,记忆如潮水漫涌,青瓦小院与金碧辉煌的宫阙在眼前重叠,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何夕。

这时候太后突然笑着开口:“王妃闲暇时,不妨多来宫中走动。哀家瞧着今日这宴,倒是比往日更添几分生气。”

王元妦回过神来,勾起恰到好处的浅笑:“承蒙太后娘娘厚爱,这是妾身的福分,只是……”她突然顿了顿,脸颊似乎带着淡淡的红晕,“妾身还要看王爷的意思。"

这一番话说得极是妥帖,既顾全了太后的体面,又不着痕迹地将决断之权递到了江焠手中。

江焠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酒盏,他微微抬眸看着王元妦,唇角勾起弧度,酒液在杯中晃动,映得他眼底的光晦暗不明。

席间几位命妇闻言,都不由多看了这位新王妃几眼,暗叹她年纪轻轻,竟能将话说得如此玲珑。

酒过三巡,殿外已是月华如水,宫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和月光相衬着,如梦似幻。

这个时候,内侍总管此时已经躬着身子走进来:“启禀皇上、太后娘娘,御花园的昙花已现花苞,正是赏花赏月的最佳时辰。”

太后点了点头,然后扶着宫女的手缓缓起身,笑着说:“既然如此,诸位爱卿随哀家移步御花园。”

小皇帝立刻下了宝座,他拽着江焠的衣袖,到底是稚童,声音沾染了几分雀跃道:“皇叔皇叔,朕带你去看发光的月亮花!可好看啦。”

众臣也跟着纷纷起身,一同去了御花园。

御花园内,百花争艳,王元妦此时终于体会到,当一个人得势时,身边都是笑脸相迎的好人。那些曾经对她避之不及的贵妇们,此刻却争相夸赞她的衣着品味;那些背地里讥讽她的世家小姐,如今也都亲热地唤她“王妃姐姐”。

此刻环绕着她的殷勤,都是因着那个男人给予的荣光,她悄悄抬眼,望向最前方那个挺拔的玄色身影,然后又收回了视线。

这时候,一道飒爽的身影分开人群走来。就看见昭惠县主一袭绛红色骑装,腰间悬着马鞭,比深闺女儿多了几分英气。

作为长公主之女,按礼该称江焠为“皇叔公”。

但是因为年纪相仿,她干脆利落地抱拳一礼,声音清朗:“见过王妃。”那双明亮的眼睛带着几分好奇打量王元妦,却是善意的模样。

“县主安好。”她笑着回礼。

昭惠县主闻言也展颜一笑:“王妃唤我昭惠便是。”

“哟,咱们县主这是又去哪儿纵马逍遥了?”一位贵女掩唇轻笑,“连宫宴都舍不得换身衣裳。”

昭惠性格好,很多人敢和她说玩笑话。

她对着那群贵女们挑眉,故意转了个圈,“怎么,本县主这身打扮入不得诸位的眼?”

女孩们笑作一团,她忽然凑近王元妦耳畔,带着几分欢快:“王妃若得闲,我带您去京郊骑马可好?”

“好啊。” 王元妦眉眼弯弯,轻声道,“说来惭愧,我自幼长在深闺,还从未骑过马呢。”

昭惠闻言眼睛一亮,兴奋地握住王元妦的手:“那可太好了!我定要带您体验御风而行的快意。我有一匹温顺的小白马,跑起来稳当得很,保管让您爱上这滋味!”

王元芳也没想到自己与昭惠县主如此投契,二人从骑马聊到京城轶事,昭惠忽然压低声音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