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还没回京城爵位就升了(1 / 2)

听到朱元璋的说话声,官员们也终于反应过来了。

与此同时,太监庄头也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秤杆拿了过来。

为了确保精准,在土豆上秤之前,朱元璋还让人专门讲土豆上面的泥土清洗干净。

随后太监庄头稍微调整了一下秤杆,就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将土豆放在秤盘上。

没有任何作假的手段,所有官员都看到了秤杆上的指标在那里。

将重量秤完之后,太监庄头立刻就报出了结果。

“回禀陛下,这株土豆苗结下的果实重两斤有余。”

虽然早就知道答案,但太监庄头说完之后,朱元璋嘴角还是忍不住弯了起来。

“继续,再拿几株过来称重。”

“是!”

朱元璋说完,太监庄头立刻就安排人在田地里随机挑选了十株土豆苗。

将土豆摘取下来清洗干净之后,将其逐一称重,最后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

基本都是两斤出头的重量,也有达到三斤的,不过十株里面只有两株达到三斤。

看到这里,在场的官员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朱元璋称它为仙种了。

这种产量在大明没有任何农作物能够和它相比的。

如今已经证实,这土豆的产量根本就不是魏武说的四十一石,而是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就在所有人都还处于震惊状态的时候,朱元璋的声音再次传来。

“你刚才说,这亩地一共种下了三百一十株土豆苗,却只占了一亩地的十分之一。”

“一株土豆苗能够产出两斤收成,算下来一亩地的收成就有差不多六千斤对吧!”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太监庄头不敢迟疑,立刻就低头回答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亩地的产量绝对能超过六千斤。”

等太监庄头说完,朱元璋笑了,笑的无比的开心,随后直接大手一挥。

“称,给咱继续称,所有土豆苗全都称了,精准记录下来,一分一毫都不许有差错!”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

太监庄头回应了一句,然后立刻就带着人在田地里忙活起来。

因为不缺人手,很快所有的土豆就全部称重完成,并且堆在了朱元璋和百官面前。

“回禀陛下,奴婢仔细称过了,三百一十株土豆苗共产出六百四十三斤六两四钱土豆。”

“和您计算的一样,如果合算称亩产,一亩地大概能出产六千五百斤,折算下来是亩产五十四石!”

亩产五十四石!

虽然百官早就在心中计算过了,可真听到这个结果还是止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当初魏武说的是最多四十一石,然而实际产量比他说的还要多出十三石。

要知道这才仅仅是一亩地的产量啊!

若是将来大规模将这宝贝推广下去,那么整个大明就再也不缺粮食了!

其实若是魏武在这里,就连他都会因为这个产量而惊讶不已。

就算是在后世,亩产达到五千斤都需要土地和专业肥料还有科学的种植方法。

可这里是大明啊!

虽然皇庄的土地肥沃,可以说是整个京城最好的良田,但肥料差距太大。

即便是每天都有人专门照顾,也不可能会出现这么夸张的产量才对。

只是他自己对种植也不是很懂,恐怕到时候也只能将其归功于土豆的品种。

毕竟这土豆是系统送来的,到底是个什么品种,又是从哪里寄出来的根本没人知道。

搞不好就是某个实验室里培育的最新超高产品种也说不定。

只可惜,魏武并不在这里,也不知道自己拿出来的土豆居然有这么恐怖的产量。

否则不仅百官被吓到,就连他的表情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连魏武都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就比如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善长。

他在听到土豆的产量之后,心中的情绪那叫一个复杂。

首先是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开口,也没有递眼色让别人出头,否则只会害了自己的人。

其次,身为国柱,大明能够获得如此仙种,他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不缺粮食就代表国力会变得更强大,大明的国力越强,那他这位大官的含金量就越高。

可问题是这仙种是魏武拿出来的,而他跟魏武又有恩怨。

两人虽然谈不上是生死大敌,但也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国力强势他开心,但是让魏武获得如此泼天大功,他又开心不起来,就是这么矛盾。

和李善长相比,之前那个跳出来抨击魏武的那个官员,情绪就简单多了。

就一个字,悔!

现在,他无比的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多嘴,别人都不说话,自己干嘛要出头。

如今被结果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还不知道会不会被皇帝记在心里。

其实这名官员还是想的太多了,魏武什么人,那可是朱元璋的心头肉掌中宝啊!

敢在这个时候开口抨击魏武,朱元璋会找他麻烦吗?

包找麻烦的呀!

所以,就在这名官员心中忐忑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