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你们都到这儿来了,还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前面是南宁县城。后生,你们到南宁县这边都是来找活干的吧?”孙九娃和孙家其他人对视一眼,孙磊要说话,被孙九娃一个眼神止住,孙九娃对大爷笑道:“对,大爷,我们听说南宁县和华阴县的能让人吃饱饭,家里就派我们几个来看看,给一大家子寻一条活路。”这大爷闻言,拿出挂在腰间的眼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舒展了眉眼道:“这就对喽,我一看你们就知道是外乡人来找活路的,这南宁县啊,你们算是来对了,只要肯下力气,在南宁县绝对饿不死。现在南宁县和华阴县到处都在修路开荒,你们只要去报名,县丞大人就能让你们一天吃三顿饱饭,还有肉哩。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你说以前,人这一把子力气值什么钱啊,可是县丞大人说,只要干了活,就要保障所有人能吃饱饭,这是最基本的人权。老头儿我也不知道什么人权不人权的,反正你们记着,有县丞大人在,你们就饿不死就对了。要是不想修路,你们还可以去那些开的作坊里看看,玻璃作坊,水泥作坊,还有纺织作坊都在招人呐,这些作坊工钱给的可高,要是这还不行,县里其他人家也有招工的,你们碰碰运气说不定能赶上。”
孙九娃他们一听,心下松了一大口气,高兴不已。只要能吃饱饭,先让族人们活下去,别的什么都好说。
见这些年轻后生一个个浑身脏兮兮的,嘴唇还泛着干皮,一看就是又饿又渴,便从箩筐里拿出几个红薯递给他们:“这东西是我们县丞大人推出来的新粮食,叫红薯,能生吃,你们擦擦干净就这么吃吧。”孙九娃几人一开始不要,这么贵重的粮食,他们无缘无故的不好接受。但老爷子告诉他们:“你们就吃吧,现在我们南宁县家家户户这玩意都堆满地窖了,有些人家种的太多,还有拿来喂猪的。你们吃,这东西在我们这儿不稀罕。孙九娃一行人这才将红薯接了过去,咬了一口,发现脆甜可口,和山上找到的木瓜口味有几分像。想到老人家说南宁县有人家把这么好的东西拿去喂猪,心痛不已。他们族人冬天要是有红薯啃,哪至于饿死人。老爷子说的兴起,告诉孙九娃他们:“红薯还要烤着吃才香甜,用火炉慢慢烤了,烤到皮焦,吃起来又香又糯,南宁县有好些专门卖烤红薯的,生意还不错呢。”
孙九娃把老爷子说的话记在心里。
跟着老爷子一路往县城,不过还没到县城,就被收容所的人拦住了,老爷子告诉他们,第一次来南宁县,你们要去收容所登记后呆满十五天才能进入南宁县讨生活。
孙九娃一行人一听就急了:“不行,家里人还等着我们回去,要是我们出来十天还不回去的话,家里人就要南下去岭南省了。”大爷唏嘘一声:“造孽啊,要不是县丞大人,我们南宁县人只怕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哇。你们这情况,要告诉给收容所的管员,喏,那个就是管员,你们批情况告诉他们。”
孙九娃拜别了老爷子,告诉了收容所的管理人员他们的难处后,管理人员也没有为难他们,“你们没有在收容所呆满十五天,肯定不能进入南宁县和华阴县。”
孙九娃他们十分着急,要是不能确定南宁县是否像路上老爷子说的那样,他们又怎么敢冒险把全部的族人带过来。
管理人员听到他们的顾虑后,将他们领到了收容所的哨楼上,这哨楼很高,能远远地看到南宁县城,只见城里行人摩肩接踵,到处都是小贩铺子,城门口还有好多挑着箩筐等着入城的摊贩。
他们望向城外,看见好多百姓已经在开始春耕了,到处都是巨大的水车和潺潺流水的沟渠,装满水的水……
孙九娃又向管理人员详细了解了南宁县和华阴县的具体情况,最终打定了主意,要带全族人都来华阴县和南宁县。
管理人员也是从外乡逃难过来的,十分理解孙九娃他们的顾虑,感叹道:“要是我们家乡也有县丞大人这样的好官,我们又何至于背井离乡。华阴县那边的人倒是好命,县丞大人接管了华阴县,他们那里也开始重新分配土地,修路开荒了,在县丞大人的治理下,华阴县肯定会变得和南宁县一样。”孙九娃心里一动,问管理人员:“县丞大人是南宁县的大人,还能管理别的县城吗?”
管理人员哼一声:“怎么不能?那些地方都是狗官,县丞大人给老百姓一条活路,他们要是敢阻拦,当地的百姓能把他们活撕了。要是县丞大人能管理我的家乡,那些官员该拦,我第一个不答应。”说着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听者却是有心。
孙九娃他们又在收容所逗留了两天,确定他们打听的一切都是真的后,这才急匆匆沿着原路返回烈阳县。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和他们一行人抱着同样目的的人不在少数,都是来自石云县、烈阳县,丰林县三县的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打头阵来打听消息的,现在确认了情况,大多数都匆匆返回,也有留下来的在这里做接应。
江玄戈听江福朗说了这些消息,点点头:“详细关注从这三县来的人,登记好详情后汇总给我。”
江福朗点点头下去办事了。
很快,南宁县和华阴县就来了许多从烈阳、丰林、石云这三县的人。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