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下辈子我们做真正的兄妹!(1 / 2)

“放心吧,府里的亲眷都身体康健。”

“只是。”

闻阶将脉诊收进医药箱,才继续道,“令姑母的有些郁结于心,近日忧思颇深。”

一个大喘气儿差点儿让沈昱璋的心脏停跳。

前两日在问竹居听到的话一直压在他的心底,他都有些恍惚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可他无法问。

只要问了,不论是真是假,宁儿都完了。

这件事就像一根不上不下的鱼刺,让他辗转难眠。

这才找上自小一起长大的发小,闻阶。

以家眷身体不适为由,让他将府里几人的脉都号了一遍。

“宁儿说有些腹痛,你要不再号号?”

沈昱璋生怕出了纰漏。

“沈姑娘从脉象上看,沉稳有力,身体十分康健,反倒是你,气虚血弱。”

“你年纪轻轻,怎么身子弄得跟老人家似的。”

闻阶提笔开了两张药方,“问题不大,好好补补。”

“我妹妹真没事?”沈昱璋追问。

闻阶手中的笔一顿,转头看向似乎想问点什么的好友。

“你是妒忌你妹妹身体好呢,还是对我医术不放心呐?”

要不是两人是认识十几年的好友,谁这么质疑他的医术,他早就摔门出去了。

“不不不,我怎么会不放心呢!”

沈昱璋放下心来,定然是那天听闻了家中有人闹事,他过于着急,太紧张以至于听错了。

“等会儿别走了,留下吃饭,我留了好酒,等会儿喝两杯。”

闻阶将写完的药方递给他,“今儿不行,我师傅回来了,我得赶紧去伺候他老人家。”

“我走了,你这药按时喝,酒你也别喝了,我可不想下回来的时候,你躺床上已经动弹不得了!”

沈昱璋起身送他,“那过两日我去草芦找你。”

闻阶转身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两人自小在国子监就是最要好的伙伴。

一起上房顶揭瓦,一起下池子摸鱼。

沈夫人每回一抓就是一双。

可十五年前的叛军入城后,两家人从此如天堑之隔。

闻阶的父亲拼死抵抗,死于叛军的斩杀。

事后,却被查出是闻父擅离职守,才致祸乱发生。

闻父已经丧生,陛下降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闻家男子不允入仕,女子不允为官妇。

学问最为突出的闻阶入医馆为学徒,闻名京城的闻家双姝,姐姐被休弃,妹妹被退婚。

自此闻家落没,除了沈昱璋没有抛弃旧友,昔日的同窗伙伴再也不见踪影。

潘文嫣走进花厅的时候,恰好与闻阶擦肩而过。

闻阶微微侧身示意。

她却像没有看到一样,径直走过。

“璋哥哥,我娘让我来把管家钥匙和对牌送过来。”

进门的瞬间,她脸上瞬间变了表情。

“姑母这是做什么?”沈昱璋看着她送过来的东西,眉头皱了皱。

这么多年,沈家的中馈一直都在潘秋华的手里。

外人看,多少有些奇怪,但他也已经习惯了。

潘文嫣也是一副羞愧难当的表情,“我娘说是她鬼迷心窍,才被他们的骗了,为府里招来了这么大的祸端,你还为她请大夫看病,她实在羞愧难当,不知以何颜面见你。”

沈昱璋一直都很敬重潘秋华。

在他最难熬的那几年,御医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是姑母衣不解带地照顾他整整三年。

所以,姑母于他是救命之恩。

所有人都可以责怪姑母的不是,只有他不可以。

潘文嫣看着他的表情,唇角微不可闻地上扬。

“璋哥哥,我娘还说,如果不是沈家,当年她一个弱质女流带着孩子哪里有活命的机会。”

“她照顾你是心甘情愿的,从未想过其他,这些年在沈府的日子,就像偷来的。”

“昨天姨奶奶已经提醒过了,今天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她说也再没有脸面留在府里了。”

现在所有的事情都让她们处在不利的位置。

她们在国公府最大的倚仗就是沈昱璋。

想要逆转局面,只能以退为进。

“那怎么行呢,你们不留在府里,还能去哪儿。”

他的回答在潘文嫣的意料之中,她苦笑了一下,“天大地大,总有容身之所,我身体康健,就是乞讨也能让我娘有一口热饭吃。”

沈昱璋的眉头皱起,他看着这个与他一同长大的表妹,自小身子孱弱,却是最会照顾人的那一个。

“说什么孩子话,有为兄在,哪里能让你去乞讨。”

“姑母一时糊涂,也是因为爱女心切,她一介女流何来生钱之道,这才被不法之人钻了空子。”

潘文嫣仰起头,一双美眸微颤,“璋哥哥,我们欠得太多太多了,今生无以为报……”

最后那一句让沈昱璋的心头意动。

他对嫣儿感情一直埋在最深的心底,不敢去触碰。

现在她的这句话,让他突然生出冲动,只要她说出那几个字,他一定以十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