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战前,陆远睡得很安心(2 / 3)

蒋松坡一年内,连续三次递交万字“强军策”,均被束之高阁,

像他这种性情耿直,不懂得和光同尘的“白乌鸦”,注定会被排挤歧视,

果然,第二年,蒋松坡就被明升暗降,发配到“军史馆”当馆长去了,

最有意思的是,当其拉新军在其拉邦崭露头角时,他坐不住了,

再次建言献策,提醒郡守,

尽早调集大军扑灭其拉新军,否则等到“星火燎原,悔之晚矣”,

尤其,他还不顾场合地,提到自己三篇《强军策早有预警,

这等于打了郡守的脸,在官场上属于大忌,

就这样,蒋松坡的馆长也被撸了,直接贬到军马处当起了“弼马温”。

心灰意冷的他,本以为永无出头之日,

然而,时来运转不由人,

陆远查看军事人员档案时,

意外发现,极东郡兵中,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学贯蒂洋的杰出军事人才。

好家伙,伊豆士官学校第一名!

咦?

郡兵第二参谋……军史馆长……弼马温?

你搁这搞笑呢?

立马召见,一见之下……相见恨晚,执手无语凝噎……

陆远是真的捡到宝了,当即拍板,

“松坡前辈,新时代来了,就别窝在马圈了,

给我当参谋长吧,极东最优秀的子弟兵,都交给你来带!”

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或者说,士为知己者死,

反正,蒋松坡现在位列王老五之后,成了极东新军第四号人物。

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大权在握的蒋松坡,也没辜负陆远的信任,

他废寝忘食,脚不沾地的,在军营中摸爬滚打,

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凭着资历和过硬的军事素质,

便将郡兵和其拉新军,整合成焕然一新的极东新军,

被士兵们,私底下敬称为“极东军之母”,

三州大军围剿之前,蒋松坡便和一众参谋,进行过数十次沙盘模拟,

正因为如此,他才镇定自若地说道:

“今晨六点,两江、江北江南三州府兵,

突然出动,对我前沿阵地进行试探进攻。

其中,江南江北以火炮轰炸为主,

两江府兵则派出多股小队,抵近防御工事袭扰,均被我军一线部队挡住……

据军情处情报显示,江南江北分别出兵约五千余,

而两江府兵则超过一万,目前正在打探进一步消息……”

听完概况,陆远点点头,问道:

“嗯,既如此,参谋本部,有哪些应对之策?”

蒋松坡胸有成竹,地说道:

“三州同时向极东进攻,必然是朝廷兵部统一下令,

很大可能是,以江南江北府兵为佯攻牵制,

两江府兵以优势兵力,强力击破一团二团防御,杀进郡城……

不过,三州府兵似乎在各自为战,缺少相互的配合或默契,

因此,我军可以将计就计,按照“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原则,

以快打慢,在运动战中,先后吃掉北面两支部队,

如此,不但打破包围圈,亦对两江府兵进行反包围,

最后,中心开,决战决胜!

是否可行,请董事长决断……”

陆远大手一挥,爽快地笑道:

“你们不要问我,直观放手去打,我是来当勤务兵的!”

蒋松坡心情激荡,喜上眉梢,

四地近十万军队混战,这机会寻常遇不着,

而沈董事长,又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的境界,

所以,这一仗必须打好!打出彩!

他和朱英俊、王老五沟通后,很快达成共识,逐一发布命令。

“南方战线,一团坚守阵地,二团一营前出,务必保障一团后路!”

“是!”

传令兵立刻接令策马而去,

蒋松坡将视线看向北面,继续发布命令:

“五团六团,连同军直属炮兵一营、特战大队一中队、工兵营、水上支队、汽运队,

快速机动到江南府兵侧后,配合三团,在明日凌晨四时,发起反击围歼战,

记住,两个小时之内,必须结束战斗!”

“是!”

第二名传令兵奔出参谋本部,

蒋松坡继续说道:

“命令四团于今晚子时开始,对当面的江北府兵,

展开多波次小股夜袭,务必缠住他们!”

“是!”

第三名传令兵,带着命令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这次需要调动,相当于三四个团的兵力,

一声令下,辎重团、汽车运输队和水上支队,

按照预案,将一线精锐部队和重装备,在最短时间运抵战场附近,

这得益于,陆远坚持全军摩托化的战略,

当然,现在极东新军,

只有二十多辆卡车,百余架骡马拉车,一次投放最多千把来人,

不过呢,多亏了预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