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山被守城清军炮火击中受重伤。太平军大愤,乃回师攻城,首次使用“穴地攻城法”,克全州。】
【四月十八日(6月5日),太平军撤出全州,分水陆两路沿湘江北进,经蓑衣渡时,遭湖南永州知州江忠源的阻扼,激战两昼夜,双方均有较大伤亡。】
【冯云山伤势恶化,不治而亡。】
【太平军乃尽弃船只,由东岸越山入湖南省境。】
……
天幕上。
太平军一边行军,一边散发檄文。
长沙府。
百姓们三五聚堆,眼睛不停的在街道上瞟着。
“说书的,说说外面那些什么天军。”
一名穿着黑色长褂的老者四周看了看,从怀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
《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救一切天生天养谕》
“我给你念念,这天军可真是菩萨降世啊。”
“你们听着。”
“……贪官污吏,布满天下……”
“……饿莩流离,暴露如莽……”
“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
身边众人皆不以为然。
都是这样过来的,又什么稀奇的?
说书老者的声线突然有些颤抖:
“中国尚得为有人乎?”
“妖胡虐焰燔苍穹,淫毒秽宸极,腥风播于四海,妖气惨于五胡。”
“而中国之人,反低首下心,甘为臣仆。”
“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各备起义,大振旌旗,报不共戴天之仇,共立勤王之勋。”
“不私入民房,不拿财物。”
“所缴金银、绸帛等物一律归公。”
身边众人一时有些愣了。
“这听着像岳家军啊……”
“这……再听听,再听听。”
“天军所到之处,杀逐官吏、地主、豪绅,捣毁衙门,焚烧地契、借卷。”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众人突然齐齐噤声。
相互对视一眼。
……
【太平军进入湖南后,于四月二十五日(6月12日)攻克道州(今道县)。】
【随后太平军以道州为大本营,分兵四出,攻占附近江华、永明(今永江县)、嘉禾、兰山、桂阳等州县。】
【七月三日(8月17日)克湘南重镇郴州。】
【太平军在道州、郴州等地,进行修整,大力扩军。】
【三道檄文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极大激发了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
【湘南天地会和斋教起义群众以及挖煤工人日以千计地涌向太平军,使太平军迅增五、六万新成员。】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面色凝重的看着天幕。
太平军的作为与檄文相结合,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代表被欺凌的百姓利益。
有大义,有利益,有希望。
“这是怎么亡的呢?”
刘庄好奇,刘庄询问。
刘秀正色道:
“你明白为什么文帝总以百姓为念,唐太宗总说民如水吗?”
刘庄想说当然明白!
然后就是一大串的民为重君为轻什么的。
刘秀微微叹息道:
“你不明白……他们也不明白……”
刘秀看着天幕,突然明悟为什么自西汉之后的皇帝,总也看不到百姓了。
“世宗之前观高祖之事。”
“世宗之后观世宗之事。”
“所以前汉皇帝很明白百姓团结起来能改天换地。”
“但问题就是,百姓不会轻易团结起来。”
“在有衣有食之时,斗得最狠的反而是百姓自己。
“为什么度田推行的这么难以寸进。”
“因为满朝文武才是铁板一块。”
“而皇帝……”
刘秀看着天幕,神色复杂。
“就是最大的那块铁板。”
……
【时太平军探知长沙清兵防守薄弱,西王萧朝贵自清率精兵二千袭取长沙。】
【七月二十八日(9月11日),太平军抵长沙城外,扎营南门外妙高峰、鳌山庙等处,昼夜攻城。】
【萧朝贵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炮受伤,不久逝世。】
【洪秀全等得知萧朝贵牺牲的消息,遂率大军从郴州起程,于九月一日(10月13日),抵长沙城下。】
【此时敌人亦援兵四集,城防兵力已达三万余人,后增至五万人。故太平军虽奋力进攻数十日,都未能破城。】
【十月十九日(11月30日)夜,太平军主动撤长沙之围,连克宁乡、益阳,接着在湘阴临资口得洞庭湖船数千,乃渡湖向岳州(今岳阳)进军。】
【十一月初三(12月13日)太平军兵不血刃就进入洞庭湖东岸的岳州城。】
【岳州财帛富饶,久有人居,不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