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湘军三杰中国诸侯(2 / 3)

所以受大福。”

“就算把康熙雍正乾隆放到道光的时代,也不一定就会比他好到哪里去。”

“因为那是需要整个天下从头开始变革的时代。”

“纵使康雍乾都是人君顶点,也不代表他们能在已经落在变革之后的道光年代,跟上世界的发展。”

刘启听了一通,觉得跟没听一样,低头问道:

“这曲辕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那么好用。”

刘恒:……

对牛弹琴。

……

大汉·武帝时期

大势所趋不所趋的暂且不提。

刘彻对这些千八百年以后的事兴趣还真不大。

一是看多了生气还于事无补。

二是大汉还够不到那种程度。

“工业的事可以做长久国策。”

“但时间久远。”

“盐这个可是切实之事了。”

他可没忘了那帮盐贩子。

票盐制废除了浮费勒索,减少了运销中的诸多中间环节,这就使得官盐成本大幅下降。

成本下降,官盐价格也会明显回落。

只要官盐价格不超出百姓的购买力,即便其价格略高于私盐,它在食盐市场当中的优势地位也不会受私盐冲击。

因为对于百姓而言,买食私盐毕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既然当买食私盐的风险成本大于买食私盐可能获得的收益时。

百姓就不大可能选择私盐。

这就意味着私盐在竞争中可能失去价格上的优势。

同时票盐章程还规定任何人只要照章纳税,均可请票行盐。

这样也会有不少盐枭因此改行票盐。

“一举两得啊。”

刘彻笑了。

……

{陶澍盐政改革对清朝嘉道中衰的大局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改革背后体现出来的汉族士绅集团崛起这个现象,决定了清朝后期的发展历程。}

{陶澍是湖南人,随着他官运亨通,一大批湖南人物也跟着走上了历史舞台。}

{陶澍有一个过从甚密的小圈子,都是志同道合的汉族士人,包括林则徐、魏源、贺长龄、唐鉴等人。}

{除林则徐是福建人以外,其他人都是湖南人。贺长龄在道光初年担任江苏布政使、山东巡抚等职,其间他看中了一个年轻的湖南读书人,资助他读书,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这个人叫曾国藩。}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在中央做官的陶澍巡视湖南益阳,拜访退休在家的老朋友、前贵州提督学政胡达源,见到了胡达源八岁的儿子,认定其天资聪明,必成大器,当即拍板,将自己年幼的小女儿与之定亲。}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两家正式成亲。陶澍令其“倒插门”到自家读书学习,此人名叫胡林翼。}

{道光十七年1837年,担任两江总督多年、以盐政改革而名动天下的陶澍在回家省亲的途中,路过湖南醴陵,见到一副对联写得极好,就叫县令找来这副对联的作者,竟是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乡下书生。}

{一见之下,惊为天人。陶澍对他说:你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我。后来将其引为幕僚,把他介绍给林则徐等人认识,还让自己年仅七岁的儿子跟其女儿结为娃娃亲,认了亲家,此人名叫左宗棠。}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此三人将在未来那场决定清朝命运的战争中扮演主角,并以“湘军三杰”著称于世。}

{同时也将对中国历史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

{这伯乐也是真厉害了。}

……

大清·嘉庆时期

嘉庆看着绵宁,若有所思。

“湘军三杰啊……”

湘军……哪来的湘军?

地方团练?

这不瞎胡闹吗!

不过……

嘉庆想到“太平天国”四字。

估计是等同于黄巾之乱啊。

“三杰很好。”

嘉庆拍了拍绵宁的肩膀,在对方一脸不出所料的表情中,开心道:

“朕就笑纳了!”

绵宁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道:

“阿玛你开心就好。”

“但别忘了伤仲永,拔苗助长啊。”

嘉庆的脸不由一僵。

……不能……吧?

……

大清·道光时期

“这不就好起来了吗!”

道光一拍御案。

左宗棠和胡林翼是谁他不知道。

曾国藩他知道啊!

丑的很让人印象深刻!

刚刚任职翰林,朕还批语:长相不雅,却能大用!

果然,朕是有眼光的。

道光本想叫曾国藩过来。

但想了想又决定先按兵不动。

反正跑不了,先看看后面怎么回事再说安排!

……

外交策略:除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之外,还有丢失澳门一事。】

澳门是广东省中山县的一个半岛,于明朝嘉靖年间被葡萄牙人用每年一千两的“地租”贿赂地方官吏,私占了去,造堡垒,搭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