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了他一眼。
“那一样吗?!”
“鸦片战争中,官、民皆与夷敌对,但各自的出发点不同。”
“官出于利害关系,民则出于暴行引起的仇恨,而对英夷的侵略要求会给他们的利益产生何种危害是不甚明了的。”
“国家的观念并没有成为百姓奋起的旗帜!”
“在此种情势下,百姓的情绪无非就是英夷的压迫重一些,反弹力就会大一些,反之亦然。”
雍正骂了一通,又叹气道:
“别的不提,工业这事必须提上来了。”
“就交给你办吧。”
“反正有牛马神,你也不会累。”
弘历:?
雍正摆了摆手,不耐烦道:
“快滚去办事!”
“碍眼!”
……
美、法两国在《望厦条约与《黄埔条约之中均明白规定,不保护其本国的犯禁从事鸦片贸易的败类,因而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不少。广州百姓肯让美、法两国的商人进城,而不肯让英国商人进城。】
英国人在广州,仍旧只能住在商馆。】
道光二十六年的秋天,有两个英国人偷偷地进城,立刻被老百姓打走。】
次一年春天,有几个英国人去佛山镇游历这是违犯条约的行为。《附黏善后条款规定:他们不能到五口以外的乡间和内地去】
两个月以后,香港总督兼对华全权使臣德庇时,率领九百兵士乘兵船开到黄埔,向耆英抗议,要求惩办凶徒、在河南岛造货栈、造礼拜堂、两年后开放广州城。】
耆英对这四项要求完全答应。
道光二十八年的冬天,有六个好奇的英国人走到广州乡下,被老百姓杀死。耆英赶紧抓了“主犯”,杀头。】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三月,所谓“两年后开放广州城”之约已经到期,香港总督兼对华全权使臣文翰,乘兵舰再来广州,却被珠江两岸聚集着的十几万老百姓吓软,退了回去。】
这十几万老百姓,是总督徐广缙与巡抚叶名琛所暗中编练的乡勇。】
道光很高兴,赏了徐广缙一等子爵,叶名琛一等男爵。】
然而,英国人虽进不了广州城,却能在广州城外、黄埔岛以南两三英里之处,停泊鸦片趸船,公然走私。】
他们公然在珠江两口出海之处铺路、造屋,自设租界毫无条约根据,停了若干鸦片趸船。在厦门、福州、宁波以及不列于五口之内的汕头、泉州、镇海,也都有鸦片趸船停在港外不远的海面。在上海附近的吴淞所停泊的更多。】
结果,鸦片销华数量就一年比一年多。】
在鸦片战争以前,最高峰是两万箱。在《南京条约签字以后的一年,就有三万六千七百箱。】
……
大清·乾隆时期
就官、民关系而言,清朝与百姓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乾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才立志做仁君圣主吗。
后续怎么样不提,最起码一开始是这么做的。
但是……
想着官吏兵弁的催科浮收、包揽词讼、巡缉索钱、勒逼商旅、窝留娼赌……
乾隆缓缓闭上眼睛。
种种凌虐,无恶不作。
官与民,民与兵役,已同仇敌。
此种情势下,百姓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中团聚在官府的周围,成为自觉的同盟。
清朝也在百姓心目中缺乏这种号召力。
乾隆又睁眼看了一圈俯首的众臣。
在官、民、夷三者之中,力量最大的是民,力量最弱者亦为民。
有组织的民众,几乎是不可战胜的。
而涣散的民众,则对最微小的暴力也无法抵抗。
既然如此……
为什么不能由朕来组织民众呢。
乾隆眼神晦暗。
一如……魏孝文帝……
……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能够使清廷和统治阶级上层中的多数人警醒和振作起来。】
恰恰相反,他们日益消沉。】
“往事凄然如梦幻,流光倏尔若风烟”】
道光的诗句正是他消极悲观心境的写照。】
而整个官场,依然“大宴会则无月无之,小应酬则无日无之。”】
对于官场的醉生梦死,龚自珍曾有诗嘲讽云:“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上层颓废苟且,基层州县衙门更是胡作非为。】
同时,全国各地发生抗租风潮。】
……
天幕上。
夜半时分。
长长的火把形成一条火龙蜿蜒盘旋于官门之前。
府衙两边的八字墙上映着跳跃跑动的人影。
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持着农具冲进官衙。
后门处,官员穿着单衣抱着官印逃之夭夭。
……
鸦片战争后的十年间,尤其是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以后,天地会势力急剧蔓延扩散。】
它所发动的武装起事也随之日趋频繁。】
面对天地会点燃的遍地造反烽烟,清廷防不胜防,剿不胜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