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体(4 / 5)

匪类亦可归仁。}

{因为儒学讲“人皆可以为舜尧”,佛学讲“众生是佛”,也就是人人都有慧根和善缘。堕落为小人、为匪类、为畜生,是因为被各种魔障谬见所迷,不能觉悟。}

{这就要由具有“大光明、大智慧”的人来启迪,来开导。}

{雍正就这么自认为的。}

{哇……好普信。}

{普信?不,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一个弥赛亚情结的人。}

{而这就是他与其他明清皇帝的不同。}

{他是真心实意的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万民需要他来拯救。}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张了张嘴,最后只能空留一声叹息。

让哑巴开口,顽石点头,畜生变人。

这就是觉迷,谓觉悟迷者。

“《大义觉迷录……老四啊……”

复杂……心情十分复杂。

他能感受到这个四儿子心中的志气。

他要天下人,心悦诚服他。

……

雍正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不是他自己发明的,是《书经上的理论。】

《大义觉迷录里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因为明末时期明朝的政权已经物腐而后虫生,自己不能收拾,所以我们入关来澄清宇内。】

舜为东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这是孟子讲的。】

满洲人比他们还强,是在中国有籍贯的。】

满人有德,可同舜、文王一样为天下君。】

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华夷之分没有道理。】

天下本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这有什么不对?】

中土人中有禽兽,夷狄族中也有禽兽之人,人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无仁和义。这些都是孟子说的。】

“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

大隋。

蹲在地上的杨坚看着这最后的一句话,抿了抿嘴角。

一个人,不看他怎么说,只看他怎么做。

言辞不一,伪君子。

言行一致,真君子。

他可以说雍正的这番话是为了收买人心,是为了加强满人统治。

但问题就在这里。

他说的话,他都做到了。

那百姓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呢?

总比“苦一苦百姓”要好的多吧?

独孤伽罗抱着幼世民,看着天幕,干声道:

“三代之治……只需再有一代……”

雍正话里的目标就会实现。

华夷之辩会彻底被有德者居之取代。

“这太可怕了。”

杨坚点点头,然后愣了一下。

“不对,什么叫太可怕了?”

独孤伽罗紧张的看着他。

“这难道不可怕吗?”

“万一另一个夷人推翻了清朝,他也以有德者居之所立足,那这天下还有华人之地吗。”

杨坚一头黑线,看着独孤伽罗道:

“炎黄子孙四字你是一字不看啊?”

独孤伽罗愣了一下,随即羞红了脸,又转瞬恼羞成怒!

“还不是我照看孩子太累了!”

“你看看你都做什么了!”

杨坚面无表情道:

“洗尿布。”

……

雍正将这套理论,以及逐条驳斥曾静所述自己的十条罪状制成长文特谕,又将曾静的《归仁说和卷宗、口供等结集成册,书名叫《大义觉迷录,大量印刷,发放给天下士子,让他们学习。】

于是清朝国土上出现了一道诡异的风景。】

东路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由曾静负责现身宣讲。】

西路上,张熙在山西、陕西等地宣讲。】

而共同的声音只有一个。】

雍正是个好皇帝。】

而这种行为对于天下、对于清朝的结果,套用曾静在《归仁说中的“夷夏观”就是:

“是《春秋之书分华夷者,在礼义之有无,不在地之远近。其心实至公至平,原视乎人之自处何如耳。”】

至此,清朝拥有了与明朝相似的正统性。】

雍正正式重塑了大清天命。】

中外一体。】

弥赛亚情结的人通常比别人更加敏感、富有同情心和爱心。

他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非常关注,尤其是贫困、饥饿、战争等社会性问题。

缺点就是由于他们过度自信和自大,往往会低估自身能力的极限,也会倾向于过于理想化,希望一步到位地解决所有问题。

同时,他们的过度热情和责任感有时会使他们过度投入,忽视自己的健康和生活平衡。

这个词是西方名词,但不代表中国没有同等的人。

毕竟社科里是没有发明这个词,只有发现这个词。

就像科学这个词,中国就叫格物,只是格物没发展起来罢了。

东西一样,名词不同而已。

……

雍正的行为在帝制社会里总是充满一股奇怪的风格。

雍正的名声其实跟赵匡胤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