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无能为力还是借刀杀人?
大明·万历时期
手持《资治通鉴的张居正给朱翊钧讲解着。
“唐太宗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为相。”
“那时有洛阳人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
“高宗知长孙无忌忠勤为国,更不推究,即时传命将弘泰处斩,使小人不敢妄生谗谤,摇动朝廷。”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同心协力,辅佐新政。”
“高宗亦尊重二臣,优加礼貌,恭己南面,凡朝廷事务,虚心委任,听其裁决,绝无嫌疑,其信任贤臣,不惑谗间又如此。”
“所以永徽初政清明,百姓每阜盛安乐,有太宗贞观之遗风焉。”
“若能持之有常,其盛德可少訾哉!”
“可惜渐不克终,长孙无忌、褚遂良,竟见疏弃,孽后干政,宗社几危,可为永鉴也。”
……
公元652年七月,因王皇后无子,其舅中书令柳奭说动王皇后,谋立李治庶长子陈王李忠为皇太子。】
柳奭与吏部尚书褚遂良、侍中韩瑗、太尉长孙无忌、左仆射于志宁等,固请立李忠为储,李治许之。】
立李忠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
大秦。
嬴政对李治不算满意。
拥立储君,定策之功。
但这不是那些大臣放肆的理由。
而李治……
固请,也就是说是这些大臣不停的提这件事。
可见这个皇帝的权势不足以压制那些老臣。
但这些大臣为什么如此急于立储呢?
嬴政皱着眉看着天幕,手指不自主的敲着竹简。
要么就是那几个大臣的野心没有太大,只是想保住后半生和后代的荣华富贵。
要么就是两大权臣野心过大,有另立新君的念头。
嗯?
嬴政手指一顿。
这李治若是无能之辈,他们会急于另立新君吗?
还是寡人忽略了什么?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沉着脸看着天幕。
长孙家欺人太甚!
我家孙儿是这么好欺负的吗!
“让上党县公来见朕。”
“朕倒要请教一下他如何立储!”
一旁的李建成侧目而视,又收回目光。
这就疼爱上那人的儿子了。
呵。
……
公元653年,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与驸马柴令武。】
李渊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李渊六子荆王李元景等人联合起来准备发动政变,但事情很快败露。】
李治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此事,房遗爱声称太宗三子吴王李恪是主谋。】
李治向长孙无忌求情,长孙无忌拒绝。】
二月初三,房遗爱、柴令武、薛万彻斩首。】
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自尽。】
左骁卫大将军、安国公执失思力发配到辒州充军。】
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县公宇文节发配到桂州充军。】
江夏王李道宗、蜀王李愔等因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不协,无辜枉死。】
……
{房家的祸事至少看上去都是高阳公主引造出来的。}
{最初,高阳公主为了替驸马房遗爱争夺房玄龄留下的封爵,诬告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非礼自己,企图以此获得房遗直已经继承的封爵。}
{而房遗直也用反告的方式还击。}
{没想到,长孙无忌从一个流氓案件入手,深入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谋反的集团。}
{李元景、薛万彻、柴令武或多或少都有证据存在,从严整治也不算冤枉。}
{但吴王李恪是被生硬陷害的,李道宗也因此案牵连而死,原因是李道宗与长孙无忌、褚遂良向来关系不好。}
{所以这个案件具有铲除异己的政治本性不难证明。}
{房遗爱谋反案,既是长孙无忌打击异己的手段,同时符合李治的利益,顺带捎的处理了当时宗室最能威胁李治的两个人李元景和李恪。}
{最终的处理结果明显是长孙无忌赢大点,李治赢小点,双赢。}
{吴王是纯被李世民坑了,立太子你就好好立,非测试一波长孙无忌对吴王怎么看。人家是李治舅舅,不看好李治难道看好吴王啊!好了,背了个要命的争位之锅!}
{执失思力和李道宗可惜了,这两个人在贞观一朝不知道打了多少胜仗,结果就这么没了。}
{唐朝娶公主简直是催命符,一不小心就卷进皇位争夺战被牵连。}
{高阳公主跟辩机私通把李世民气半死是只字不提啊。}
{高阳公主私通辩机这件事其实很大可能是后人杜撰的,记载此事的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
{《旧唐书及唐朝编成的史料中并未提及此事。}
{并且,永徽年间辩机还在翻译经书呢。}
шшш?an?c○
…… 大唐。
望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