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兴州乱象(3 / 3)

赵倜笑了笑:“丐帮忠义,但此名讽刺,若真一日天下大同,世上再无丐者,朝廷才应得上丐帮这份忠义之心。”

吴长风道:“王驾言重了,丐帮已是江湖门派,三百六十行门,倒非是那些普通乞丐一样,草民也愿那些只能乞讨为生者早日不见于世,天下清平,安居乐业。”

赵倜道:“虽如此说,但这份为国为民之心,却不可抹煞。”

吴长风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在江湖,不敢忘记庙堂。”

赵倜轻叹一声:“吴长老,坐吧。”

童贯闻言从赵倜身后小跑而出,搬了墩子至吴长风旁边,吴长风大惊道:“王驾,草民不敢,草民怎可与王驾同座。”

赵倜压了压手,道:“坐吧坐吧,与本王说说你那时守护鹰愁峡的事情,还有西军杨家之事。”

童贯道:“吴长老赶快坐下叙说,莫拂了殿下美意。”

吴长风这才坐下,说起当年的事情,赵倜听着听着脸上露出唏嘘之色,杨家本是西军第一将门折家的手下,两家曾有联姻,金刀杨业的妻子折太君就是折家女儿,后世民间传来传去,传成了佘太君。

而杨家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大的官职权势,除了杨延昭一脉在军中,杨业其他几子都是供奉官和殿直,所谓杨家将指的就是杨业,嫡长子杨延昭这个脉谱。

杨延昭在杨家宗族之内大排行第六,所以称为六郎,实际上则是杨业的长子。

杨家将至杨延昭之孙杨文广终,再不任外官,开始从文或者添内直,杨文广曾经参与过平侬智高,后于泾原路对战西夏,做过泾州知州、镇戎军知军等职。

而杨家与慕容延钊家向有姻亲,杨文广娶的就是慕容家的族女。

赵倜道:“当年杨将军送的那块记功牌可还在?”

吴长风道:“草民一直保存,不敢有丝毫损坏。”

赵倜道:“此番事了,本王会再给吴长老授予一块记功牌子,以示忠勇。”

吴长风急忙站起行礼:“草民谢过王驾千岁。”

赵倜点头,随后叫吴长风离开歇息,他带着钟灵童贯向后面回去王宫。

到了宫中阿朱和兰剑迎来,阿朱看见钟灵不由眨了眨眼睛,上下打量。

钟灵只看阿朱生得绝美,却又顽皮神色,颇有些不知所措,偷眼去看赵倜。

赵倜笑着对阿朱道:“不要认差了,这可不是你的阿紫妹妹,她叫钟灵。”

阿朱嫣然道:“殿下说过妹妹恶劣,哪里会同钟姑娘一般乖巧可人,奴婢是不会认错的。”

赵倜又对钟灵道:“这是阿朱,性子精灵,到时住行都叫阿朱安排便好。”

钟灵怯生生地道:“阿朱姐姐……”

阿朱应声:“灵儿妹妹,你是大理人?”

赵倜闻言咳嗽了一声,道:“虽然不是阿紫,但也是你的妹妹。”

说着,将钟灵的身世来历说了一遍。

阿朱听完之后望着赵倜,双眸闪闪,似笑非笑:“殿下,你……”

赵倜眼望别处:“少要废话,还不煮茶,本王口渴得紧。”

阿朱莞尔:“奴婢现在就去煮茶,叫兰儿先陪着殿下和灵儿妹妹。”说完,转身一阵香风消失。

几人随后走进前方殿内,片刻阿朱烧了茶回来,开始坐下说话,阿朱看着钟灵,露出欣喜却又怅然的表情。

赵倜这时喝过一杯茶后,悠悠道:“有一件事情忘记说了,阿紫被我在吐蕃找到,捉去大理镇南王府中了。”

“殿下,找到阿紫了?”阿朱顿时露出惊喜神色:“她,她还是那么顽劣吗?”

赵倜想了想从逻娑城到大理的一路,脸色微微沉了沉,将经过从头至尾说了一遍,道:“有过之无不及,便叫镇南王管教一番吧。”

阿朱听得露出愁绪,犹豫道:“若是,若是镇南王管教不了,奴婢……”

赵倜摇头:“那你也不要想着去管,到时候再说好了,以她性子,又不会吃什么亏。”

阿朱点头:“就依殿下所说。”

接着布置晚宴,吃完饭后,带着钟灵去挑住处,王宫中地方大,此刻空闲地方很多,但钟灵不想离赵倜太远,就在他寝宫旁边一处殿内住下。

转眼第二天,赵倜出门在城中巡视了一圈,便去牢内审讯那些抓到的萨满教徒,问官印等物都藏到哪里。

有受不住的幻阴指力的萨满教徒招供,说派人送往萨满教廷所在的可敦城去了。

赵倜闻言皱眉,原以为会送往上京耶律洪基处,没想到竟然送去了辽国西北的契丹后备之城可敦。

他再次询问,却是没人知道为什么送往那里,都说教廷下的命令,而且还要盗取他宣抚使官印一并送过,但却没有成功。

赵倜心中疑惑,随后离开大牢,刚回至府司之内没多久,周侗过来报说萧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