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2 / 4)

院子,说过两日得了消息就去庄子上告知。

又取出账本与她核对这两年蜂窝炭生意的收支。临别时,沈隽特意向白老大夫买了几贴阿爹常用的膏药,这才告辞离开。走出医馆,她脚步轻快地朝阿兄做工的铺子走去,想到即将见面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铺子里,沈庆正忙着搬运货物。

见妹妹来了,他惊喜得差点摔了手中的货箱,兄妹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激动。

只是车上的东西还没搬完,沈庆暂且不能离开,沈隽便抱着包袱坐在后门台阶上,耐心等待他干完活计。

暖融融的阳光晒得人昏昏欲睡,她不由眯起眼睛打了个小盹儿。再睁开眼时,正对上一张活见鬼似的面孔,瞧着还有几分眼熟。沈隽顿了顿,从脑海深处的记忆中翻出一个名字:“虎子?”对面的少年逐渐收起目瞪口呆的傻样,慢腾腾地挪动过来,试探着问了一嘴:“你是三姐儿?沈伯家的三姐儿?”

沈隽“嗯"了一声,既然已经认出他是谁了,她便想到了方才在白茯苓处看过的账本。

她拍了拍身边的空地,示意他坐过来。

虎子挠了挠头,走过来坐下,然后就听见她开口问道:“上回去柳沟村还是两年前的事儿了,你们如今过得可还好?”“还成。”

虎子翘着腿,方才的惊诧已经被收了回去,摇头晃脑地道:“村里人日子过得还行,就是去年雨水少,庄稼收成不如往年,不过多亏了沈伯教我们做的那两样东西,大家伙儿冬天还能靠做蜂窝炭和炉子补贴家用,赚些银钱。”见沈隽听得认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你那炭炉子可受欢迎了,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听白家阿姐说在外头也卖得也可好了!”沈隽闻言,眉眼弯了弯,心里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二人正说着话,沈庆已经搬完了货物,擦了擦额头的汗走过来。虎子见到他,顿时从地上站起身来,热情地招呼道:“沈大哥,我阿娘正好赶车来城里卖鸡蛋,待会儿要回村,你跟三姐儿要不要搭个便车?”沈庆看向妹妹,见她点头,便笑着应下,爽快地道:“那感情好,省得我们还得走回去了。”

几人没等多久,牛婶儿就赶着牛车过来。

见到沈隽,她先是一愣,随即便惊喜地高呼了一声,“哎哟,这不是三姐儿吗?长高了不少,婶子都差点儿没认出来!”沈隽笑盈盈地上前问好。

牛婶儿脸上带笑,热情地招呼他们兄妹俩上车,还从篮子里掏出两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过去,“拿着路上垫垫肚子,刚出炉的,可热乎着呢,还能捂手。“谢谢牛婶儿。”

沈隽接过红薯,笑着道了声谢,而后才在自家阿兄的帮忙下爬上牛车。沈庆和虎子也跟着坐上去。

“坐稳了!"牛婶儿坐在前头赶车,也不忘招呼他们,“后头有块羊皮子,你们要是冷的话就盖上,别冻坏了。”

“哎,晓得了。”

后面传来应答声,牛婶儿这才开始赶车,牛慢吞吞地动弹起来。牛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县城,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路边,看着暖融融的。

但毕竞随着太阳逐渐下落,温度也降了下来,沈隽受不住冷,便跟他们一块儿盖上了那块羊皮,靠在阿兄旁边,手中捧着热乎乎的红薯,小口小口地吃着温热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庄子也渐渐近了。待牛车停到庄子门前,他们告别牛婶儿母子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沈隽与沈庆目送他们离开,这才一块儿往庄子里头走。远远的,沈隽就看见大黄蹲在自家院门口,看到自己与阿兄便兴奋地“江汪"叫了两声,激动地冲了过来,尾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沈隽仍是浑身一僵,沈庆见状,刚想把大黄赶过去,摆摆手臂,“去去去,离远点儿……”

“阿兄,先等等。”

沈隽却摇了摇头,便慢慢舒缓自己的紧张,蹲下身子,试探着伸出手,想要去摸它的脑袋。

大黄温顺地蹭了蹭她的手心,喉咙里发出舒服的呼噜声。沈隽不由一笑。

院内,沈父听到外面的动静,便披上衣裳,拄着拐杖走出来,想看看自家大黄又在叫唤什么。

然而刚走出几步,就瞧见了不远处的女儿,他整个人顿时一愣,随即心中便是一阵激动。

“三姐儿?!”

至于旁边的沈庆,他看都没多看一眼,过几天就回来一次的儿子,有什么稀罕的……

“阿爹!”

沈隽听见这声音倏地抬起头,也顾不上大黄了,起身快步上前,扶住自家阿爹,“我回来了!”

沈父笑呵呵地过来,拍拍她的胳膊,不住地重复:“好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他也不知道自家三姐儿怎么突然就回来了,还当是跟着主家一块来的,也不多问,只顾着笑,“晚上还没吃东西吧,饿不饿,阿爹给你们做饭去,正好前几天去集市上割了块肉!”

一家四口三人带狗到了屋里,听沈隽把放籍一事又细细讲述了一遍,他这才先惊后喜,激动地连连搓手。

一贯稳重的人难得连声音都有些哽咽,“好……好事,这可是大好事,七娘子仁厚啊………

他说着便转过头抹了抹眼角,然后拄着拐杖往厨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