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2 / 3)

不要淘气,只在外面的林子里打打兔子和野鸡过过瘾。辰哥儿看着苏轼的队伍跃跃欲试,苏迈提前劝阻道“那边都是功夫娴熟的快马队,太过危险,你不许去!"他见辰哥儿有些失落,又鼓励道,“等你长到十五岁,爹爹就带你了。再者说,你放心两个妹妹独自在这边玩耍?”辰哥儿嗫嚅片刻,看了圆娘一眼,低声道“确实放不下。”近林里也被人赶了野兔和野鸡过来,野兔跑太快了,圆娘的小箭跟不上,她只能射射上蹿下跳的野鸡,宛娘亦射了一只野鸡,辰哥儿射了两只野兔三只野鸡。

一个时辰后,两个小娘子后背都被汗塌湿了,贴在身上皱皱巴巴,十分难受,她们也玩尽兴了,累得气喘吁吁,便相约去二人单独的帐篷里换衣裳。知雪和翠缕收拢她们的战利品。

圆娘惦记着漂亮的野鸡毛,一迭声的吩咐道“那些漂亮的羽毛要留着做鸡毛毽子,比外头买的强多了。”

知雪恭敬应下,她抬眸请示道“小娘子,这野鸡肉如何处置?是要烤着吃吗?”

圆娘略一思索,摇了摇头道“别,我有个好主意!”宛娘来了兴趣,忙道“祖宗,快说,你有什么新花样?我就喜欢你的好主意!”

圆娘道“咱们今天吃荷叶叫花鸡!"她换好衣裳吩咐知雪道,“你让春砚他们挖些黄泥土来,再去潭子里摘几片荷叶来,要拣好的摘,不可应付了事!”知雪笑道“好嘞!小娘子吩咐的事儿谁敢应付?保证办得妥妥当当的。“说着,便朝圆娘福了福身,自行离开。

圆娘和宛娘挑了些自己喜欢的羽毛,躲到阴凉处攒毽子,这时日头西移,辰哥儿也累得满头大汗,他驾马赶来问道:“圆妹,待会儿要做什么好吃的?怎生还挖起了泥巴?”

圆娘把自己的想法跟辰哥儿一说,辰哥儿也来了兴趣,他也不喊人帮忙,自己拿了铁锹在一旁掘地,直到掘出圆娘要的大小。没一会儿,春砚带着泥巴和荷叶回来了。

几人也不要大人帮忙,待庖厨宰杀干净野鸡后,他们自己取了个盆放调料腌制,圆娘又找了些板栗、红枣、香蕈、杏仁等物过来,依旧用刚刚腌鸡的料来腌这些东西,只是额外夹了两勺桂花蜂蜜进去,待鸡腌足半个时辰后,将板栗等配料塞进鸡腹中,用荷叶包好,涂上寸许厚的黄黏泥。这黄黏泥也有讲究,提前在锅里焙过,高温消菌及杀死土壤中残存的虫卵,她特意要了两坛武人酷爱喝的烧刀子,一来便宜,二来度数高,用此物和泥,泥土充满了酒香味,将土腥味儿降到最低。一切准备就绪后,圆娘指挥众人将包好的荷叶鸡放在烧热的土坑里,埋上士慢慢的用炭煲着。

她的鸡毛毽子也做好了,几人一边等荷叶鸡成熟一边踢鸡毛毽子玩。金乌西坠,晚霞烧满整个天空,与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红叶交相辉映,到处一片绚丽的色彩,十分漂亮。

天将将擦黑时,圆娘忽然听到一阵鸣金收鼓声,继而地面微微颤动起来。辰哥儿站在小山凸上,踮起脚向前山张望,他望着望着,忽然惊叫一声:“天啊!竟有然有人猎到了虎!!天啊!!”他头脑一热,刚想冲过去便被春砚拦住,他瞬间冷静过来,只是眸光更热了。

大概两盏茶的功夫,苏轼在僚属的护卫下叱马归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酣畅淋漓的笑意,后面的仆从拖了许多猎物回来,霎时间尘沙滚滚,马声嘶鸣!待众人下马后,辰哥儿忙跑了过去,围着老虎转个不停。苏轼的扈从笑道“小衙内不妨猜猜这虎是谁猎的?”辰哥儿眸光一亮,说道“是我爹?”

扈从大笑道“正解!苏使君今日可威风了!”正说着,苏轼被人簇拥着走过来,手中执鞭,豪情万丈。有人起哄道“苏使君何不留诗一首纪念这次壮行!”苏轼将手中的马鞭递给砚青,接过同僚递过来的笔,潇洒写道“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谳,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薄,白羽犹能效一挥。”

他挥笔一蹴而就,赢得满堂彩!帷帐内架起的大堂里,管弦阵阵,前来观虎的人络绎不绝。

苏轼搁笔,揉了揉辰哥儿的狗头道:“这虎头皮给你做个真正的虎头帽如何?”

辰哥儿眼睛亮晶晶,转念推辞道“给六郎或叔寄吧。”苏轼弯唇轻笑道“他们有娘亲做的虎头帽,这个虎头帽给你了。”辰哥儿喜不自胜,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苏轼身后,苏轼又道:“前爪的皮子给圆娘做个暖袖,后爪的皮子给宛娘做个护手。”圆娘与宛娘亦欢喜非常。

通判刘廷式见厅内的歌姬唱的都是些软绵绵的曲子,并不如何应景,试着填了一首词亦不甚满意,他来向苏轼讨词。苏轼略一思索,朗声吟道:“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词既出,四座皆惊,诸君赞道:“苏使君果然才华盖世,词中豪气纵横,意气风发。”

苏轼旋即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为壮观。砚青随侍在苏轼左右,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