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帮手的,偏生府上那个老内知老眼昏花,竞然不认得我了,一个劲儿的要轰我走呢!若不是九郎担心打草惊蛇,我就要去州府衙门前击鼓鸣冤了!”
“是是是,师父都知道了,咱们宛娘受了大委屈,人都饿瘦一圈。"圆娘笑着安抚道。
宛娘摸了摸鼻子,道“倒……倒也没吃什么苦头,有九郎在,我们差点混成土匪头头,我一想不对啊!我是官眷来着,怎可落草为寇,让苏家蒙羞,这才与九郎十郎合计一番,化妆混入流民群里逃出来了。”圆娘见她果真没出什么事,顿时放下心来,此刻也有心情插科打诨了,她促狭的眨眨眼,问宛娘道:“当土匪感觉如何?”宛娘一拍桌子,豪气道“爽…"她抬眸见苏轼面色不善的盯着她,话到嘴头又咽了下去,结结巴巴的回道,“爽个屁啊!天天打劫,简直造孽!”她凑到圆娘身边,悄悄咬耳朵道:″放心,我干的都是劫富济贫的勾当!来往富商被我们劫掠的绕路了,好几日没新活儿,混不下去了,这不……这不就投奔伯父来了么!”
辰哥儿笑道:“谢天谢地,你还记得自己为什么出门了?”宛娘翻了个白眼,回道“这不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嘛!”一屋子人啼笑皆非,苏轼郑重谢过王家兄弟对宛娘的回护,王家兄弟不敢居功,只道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既然答应了小苏大人,就要把苏小娘子安全送到密州。
宛娘也不客气,这一遭经历后,她显然和王家兄弟混熟了,在旁边笑道:“哎呀,伯父不必多礼,我已跟九郎十郎许出去了,若我们安全到达伯父这里,我会在伯父面前替他们美言几句,您收了他们两个做弟子,既能还恩又能得两个才貌双全的弟子,岂不两全其美?!”
王氏兄弟果然双眸亮亮的,满脸期待的看着苏轼,苏轼想起弟弟在家书中对这对兄弟不吝溢美之词,这两个兄弟又有功名在身,学问必是差不了。他思索片刻道“恐怕收不得弟子了。”
王氏兄弟眸底闪过一丝失望,宛娘脸色也变了,正欲说些什么补救补救,便听苏轼说道:“你兄弟二人学问已是极好了,恰巧犬子无人教导,你们可有意留下来教导犬子?”
王氏兄弟十分惊喜,做苏府的西席对他们来讲已是极大的抬举,住在苏府能时时陪侍在苏轼身侧,与做苏轼的弟子也没差了,他们立马答应下来。宛娘跟圆娘说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王郎没拜成师,反倒被伯父撬来当咱们的师父,啧啧。”
圆娘听了他们落草为寇,又虎口脱身的事迹后,旁的倒还好,偏偏对王九郎的拳脚功夫起了兴趣,她低声对宛娘说“比起圣贤道理,我更想跟王家郎君学些拳脚功夫,也好防身。”
若是以往,宛娘肯定没什么兴趣学拳脚功夫的,此番从土匪窝里逃出来后,她真的认为之乎者也有时候就是比不上一拳到肉,在外面拳头硬才是硬道理二人凑在一起,简直一拍即合!
圆娘去磨苏轼,苏轼思索再三,总觉得打打杀杀的不妥。宛娘亦跟着磨苏轼,苏轼更头疼了,他这个小侄女本来就是风风火火的性子,再会些拳脚功夫,岂不是要捅破天?!到那时弟弟还不得跟他拼命!苏轼敛眸,再次拒绝,丝毫不顾两个小娘子哭哭啼啼,撒娇耍赖!辰哥儿冷眼看着两个小娘子铩羽而归,他将到口的话咽了下去,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过后,他找到圆娘和宛娘道“虽然爹爹不同意你们学功夫,但…“他又将声音压低了几度说道,“可以偷偷的学。”“阿这……“两个小娘子迟疑不定。
辰哥儿继续说道“我给你们打掩护,到时候咱们仨一块学!”好极!妙极!
三人击掌而誓,辰哥儿下意识的用拇指搓了搓左掌的掌心,被圆娘拍过的地方还残留着酥酥麻意,他的脸瞬间红了,抿了抿唇,随意找了个借口迅速跑开了。
宛娘不明所以,抬头望望日头,纳闷道:有那么热吗?怎么二哥突然晒红了脸。
圆娘一脸迷茫,揣测道“兴许是他最近羊肉吃多了呢。”宛娘点了点头,觉得圆娘说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