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吾等此役,青史留名!(1 / 2)

“右贤王有令各部依序,返回琅琊,为单于剿匪!”

右贤王军令传开,以回国紧急剿匪为由,班师回朝,掩人耳目。

但大部分匈奴将士仍然清楚内情。

“咱们真要把这个大营拱手相让?这可是一百多年来头一回啊!”

“右贤王是准备让咱们南营的兄弟殿后么!”

军中本就缺少合格的百夫长带兵,如今撤退命令一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众将士的议论甚嚣尘上,右贤王却突然出现在南营,阴沉着脸,盯着远处六名战战兢兢的士兵。

“就是你们几个妄议本王的军事行动?”

面对右贤王的冷厉质问,六名士兵满头大汗,急忙辩解“不是的,右贤王,我们只是……”

“即刻斩首示众,再查清他们的户口,父母,兄弟,妻儿,全部归入贱籍!”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任这六名士兵如何以头抢地,声泪俱下哀求,右贤王也无动于衷。

“再有妄议者,有如此类!”

三军肃然,人心惶惶。

右贤王亲自出面,当场处决六名士兵,暂时压下热议。

当天晚上,右贤王提前让人选好几百匹质量最差的战马,烤成熟马肉,大飨士卒。

翌日清晨,将士们拆了营寨里的大部分木材生火,又吃了一顿烤马肉,全军撤离军营。

南营的两万步骑负责警戒和防守,右贤王让自己的小舅子土浑负责,以安众心。

早已在远方蹲守多时的北疆斥候发现情况,立即回报。

“禀报车骑将军敌军正在大规模撤退,营寨里面已经空无一人!”

秦牧正与梁萧等人静候佳音,得知消息,当场拍案而起。

“众将听令按计划,即刻追逼敌军,准备决战!”

当天,秦雨薇负责守营,秦牧亲自统领七万将士杀出北疆军营。

秦勋和梁萧各领一支骑兵,会合一处,梁萧暂时担任骑兵统领,率众先行一步,拦截敌军。

秦雨薇目送大部队离去,凝望着梁萧的背影,默默祈祷他们都能平安归来。

她深知自己如今为情所困,委实不适合出营作战。

武朝的骑兵扯起最近赶制的大旗,赫然写着“武君”二字。

两万多名北疆骑兵,潮水般涌向北方,气势如虹!

这一刻,北疆骑兵尽皆归心,满怀期待。

终于,所有人都能随这位武君杀敌立功!

“武君有令,全军追击!”

“驱逐胡虏,收复失地!”

“吾等此役,青史留名!”

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伴随着万马奔腾,一路往北而去。

以武力收复失地,是百年屈辱的武朝从未有过的壮举!

而今,他们即将追随这位武君实现这前所未有壮举!

北疆军营出动军队,很快便被匈奴南营的先锋骑兵发现。

“那个旗号是……武君梁萧?!”

“看这规模,是把北疆所有骑兵都带来了吧!”

土浑登上高地,瞧见远方旗号,心惊胆战,毫不犹豫下令。

“速速回去通知右贤王,合兵一处,不能让梁萧各个击破!我军兵力不足,梁萧亲自来袭,不得不退,单于和右贤王不予追究!”

南营将士无不是如蒙大赦,立即退往北方,与右贤王的主力会合,生怕被梁萧这支部队盯上。

临行前,土浑握紧手中的圣旨,满眼不甘,回望远方的千军万马。

这是单于之前为右贤王准备的圣旨,让右贤王自行通知将士。

右贤王特地将圣旨交给他,必要时可以用于安抚人心。

圣旨上最醒目的地方写着最重要的内容,反复写了三遍。

【二倍兵力以内,见梁萧所部即退,不予追责!】

这是单于接受大国师的建议而定下的临时军法,只要己方的兵力在梁萧兵力两倍以内,撤退不需要承担责任,以防止将士盲目送死,再给梁萧狂送战马。

远处的梁萧发现敌军未战先退,眼神一凛,催促全军将士。

“尽快牵制敌军,为我军步军增援争取时间!”

两万北疆骑兵皆着白袍,在梁萧七千名白袍的带领下,悍然追逐一路,终于追上了右贤王的大部队。

右贤王不得不停止行军,登高观察,寻思对策。

“该死……”

小舅子土浑的步骑总数也和梁萧相当,完全不敢正面对抗,导致梁萧追得太快,以至于他的军队差点来不及正常备战。

他手里倒是还有四万多名骑兵,人数堪堪达到梁萧的两倍,但他没有任何信心取胜。

毕竟人家只用七千白袍便能迅速击穿五万骑兵的前军,如今更是有两万人……

目前他只能指挥部队以方阵的形势撤退,两万人的每日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大问题,沿途水源可能也不够用,毕竟这一带离大河还有一定距离……

梁萧的部队出现,导致他无法放心撤退,只能专心迎敌。

两万北疆骑兵在梁萧的带领下,就在敌军边缘耀武扬威。

匈奴骑兵大队出来,他们便会合一处,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