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门口去了。”
“李先生为了读书人殚精竭虑,其实说来,还是我们占了便宜。”
孔颖达轻松道。
他在李渊还是称呼为陛下,这是李世民的规定,便是李世民见到李渊,还是以儿臣自居。
若是李渊和李世民一起的场合,陛下之称呼,还是说的李渊。
这是李世民立下的规矩。
“那是当然。”
李渊昂首阔步。
长孙皇后在旁,听着两人交谈,眼眸微翘,脸上带着喜意,目光,朝着道路深处望去。
前面就是弘文馆了。
现在还有大批的读书人没有离去呐。
他们正在排队摸过石碑,正在排队膜拜。
“这就是君儿为大唐带来的新气象啊。”
“好,好,好!”
长孙皇后连道三声“好”。
她心里真的是无比骄傲。
骄傲啊。
看看这些读书人,他们膜拜的正是君儿说的话。
还有今日君儿在石碑前的那番讲话,已经颇有宗师之气。
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啊。
长孙皇后就算来之前,已经有人给她说过石碑前的圣景,也已经给她说过这石碑的宏伟。
可是此刻亲眼一见,还是被恢弘的气势给镇住了。
三人走到了石碑前。
虽然此刻天已经黑了。
但是,石碑上的那些大字,还是能隐约看见。
月光如水,照耀的人间亮堂。
“啧啧啧········”
“我乖孙如此优秀,真不知道谁才能配得上乖孙。”
“无垢啊,乖孙年纪也不小了,你这个当娘的,得好好看这点,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家。”
李渊望着龙飞凤舞的大字,站在石碑前,沉默了片刻,突然笑道。
“父皇!”
长孙皇后听到李渊的吩咐,赶紧应下:“我知道,这些天我一直在物色呐。”
“现在长安中,差不都的好姑娘,不多也不少,像房家的,魏家的,卫国公家的,都不错。”
“那不,就是李勣家的姑娘也回来了,以后久居长安,这都是上上之选。”
“我会安排人让他们接触下。”
长孙皇后回答。
李渊点点头。
他沉思。
“房家的这几个姑娘,不错,不过李家的这个姑娘我还真没见过,行了,这件事你别管了,我明天去李家走一趟。先帮着我乖孙把把关,若是可以,也让乖孙努力一把。”
李勣,大唐著名战将之一,位列国公,奉命镇守北疆,统领关内道。
李勣一直不在长安居住。
只是最近李世民有意调他回长安,所以家眷就暂时先回来了。
长孙皇后颔首:“全凭父皇做主。”
长孙皇后着实有些无奈。
在李君身上,李渊展现出了远超以往的“专治”!
就是她想要见一下李君,都必须给李渊报备一声。
“呵呵呵·······好好好。”李渊点头。
旁边,孔颖达揉了揉鼻子:“那个········陛下,其实,老夫也有个孙女,正好和李先生年岁差不都,其实,也可以介绍认识一下。”
孔颖达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他虽说是儒林巨擘,但是,这孙女是他最喜爱的后辈。
现在碰见了李君这样的好苗子,他不心动真的是假的。
如果李渊和长孙皇后不提这件事,孔颖达说实话,他自己都会让孙女和李君见一年。
但是现在一听,卧槽,都要排队了。
不先赶紧报个名估计是不行了。
先占个坑!
李渊看了眼自己的好友,乐得嘴巴都快要歪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孔颖达竟然有一天会这样求自己。
“好好好!”
“不过冲远啊,你也知道,我那乖孙天下无双,你那孙女能不能入我乖孙的眼,就要看她自己的努力了。”
李渊揉着下巴,嘿嘿说道。
“放心吧,这是年轻人的选择,让他们自己把我吧。”孔颖达呼了口气。
.........&bp;.......
他能做的就是引两人见下,至于结果么·······
真的要看缘分了。
李君这等少年,说实话,说不准还真看不上自己那个整天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孙女。
不行,自己得去提醒她一下,让她少点傲然。
“对了,君儿,去那里了?还在弘文馆么?”
长孙皇后朝后看了眼,弘文馆的大门紧闭。
“娘娘,殿下已经走了。”
李君羡恭敬道。
“奥?走了?去哪了?”长孙皇后再问道、
“去······平康坊了。”李君羡回答。
长孙皇后眼眸一凝。
她看向了李渊。
她可是知道李渊之前带着李君去平康坊的事情。
“那个,冲远,等会你没事吧,要不咱们喝一杯?”
李渊拉着孔颖达直接开溜。
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