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西洲人(1 / 2)

不多时,火锅就被端了上来,配菜也有很多,铺满了整张桌子。

店家还在白汤里边下了嫩豆腐,说这样做很可口。

白汤沸腾,嫩豆腐也熟了,冒着浓香的白汁,王之策用勺子盛了一碗递给周尘。

周尘端起碗用汤匙喝了一口,觉得鲜爽可口,嘴里还留有豆香,顿时觉得十分满足。然后又夹了一块小酥肉,也觉得香辣十足。

她眯着眼睛笑着说道:“这家火锅真好吃,谢谢带我来,我给你加分!”

王之策愣了一下,不知道加分是什么意思。想着自己在天道院考试总是垫底,零分更是得过不少。

“你在家里没有人带你吃好吃的吗?还是说京都的味道比较好。”王之策问道。

周尘又喝了一口豆腐汤,说道:“大哥平时总是忙,不怎么和我一起吃饭,所以很多时候总是我一个人。”

在大西洲的时候,周独夫沉溺于修行。每日都在海边感悟,有时也会出刀斩开潮水,很少能顾得上她。

王之策觉得感同身受,他在京都的朋友也少,只是有时会去客栈里,但是他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吃的也不畅快。

念及此,他就用筷子把肉卷、豆皮和青菜都下到辣锅里,想着今天要好好吃个饱。

周尘看着辛勤打锅的王之策问道:“那你呢,家里没有人吗?怎么想到一个人来京都?平时都做些什么?”

王之策回答道:“我是被一个老人家收养的,就在京都里读书,平时也没有别的事。”

周尘不知道对方的身世如此曲折,她轻声安慰道:“在京都也好,离好吃的这么近,你以后就能多带我来这里吃几顿。”

其实王之策也愿意,可是他离开天道院之后他还能做些什,一时之间也没想好。

“那你呢,来京都做什么?”

“我家里那边让我们来京都参加一个盛事,所以我才和哥哥来的。”

“那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周尘手里的筷子一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她还是不忍心欺骗对方,说道;“你知道大西洲吗?”

王之策也没有想到是这个地方,大西洲在大陆极西边,是个岛屿,据说前朝遗民都藏匿在那里。

不过这也说明,周尘为什么能知道那么多的梁朝隐事。

“你们是来参加大朝试的吧,我能感觉到,你的那位哥哥修为很厉害。”

洛水边,王之策在第一次见到周独夫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和周独夫不同的是,他不是天生神魂强大,而是一种感觉。

那种感觉在遇到陈界姓和祁连山的时候都有,所以第一面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两位都是修行者。

周尘有些震惊,她以为对方看着木讷,手虽然巧,但是没想到对方的眼力也这么好。果然是京都,随便一个街道的普通人就这么厉害。

当然她这是想错了,王之策毕竟是天道院的,而且他通读道藏,也算不上普通。

周尘想了想,问道:“那你对大西洲怎么看?”

王之策知道他说的是大西洲是前朝遗民,不过他确实没什么看法,因为他和朝廷接触很少,反而和道门很有渊源。只不过那种旧事,他不关心,也没有什么和前朝遗民对立的意思。

“我觉得你们兄妹都很好,对我也好,和你……们在一起也觉得不错,毕竟我们是朋友。”

王之策认真说道:“就算你是前朝的人,但是事情已经如此,多想也会为难自己,不如放开心。”

对于这个回答周尘很满意,也觉得这个青衫男子不是个俗人,她有被安慰到。

锅里的食材被煮熟了,豆皮和肉卷都能能吃了。

王之策夹起两筷子的肉递到了周尘的碗里,周尘蘸着芝麻酱,大口吃了起来。

“你比我们那的老家伙强多啦,他们每天就给我絮叨什么国仇家恨,说什么还于旧都,一个个愤世嫉俗。”

周尘边吃边说道:“为什么只能待在岛上,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打不过梁人,就知道在我这里唠叨,前朝也不是我弄丢的。”

王之策问道:“那你怎么办?就听着他们唠叨?”

“不会,就找他们打呗。你不知道,我哥哥可厉害了。曾经有个老头子看我不顺眼,说我不爱修行,这么下去,复国无望。”

反正此处无人,那位神将也不知到了何处,周尘就放开了说。

她笑着说道:“哥哥知道后,就把那老头被誉为修行良材的孙子堵着,打了一顿,然后提溜着那个孩子走到他爷爷面前问他,复国的希望在不在这个废物身上?”

王之策没想到,那个高大的青年周独夫居然这么凶悍。

周尘乐不可支说道:“最后那个老头被气的脸都黑了,再也不敢来找我了。”

火锅边,两人边吃边聊。觉得这肉卷也很好吃,酥肉也鲜辣,豆腐汤的汤汁真鲜,喝起来真是暖胃。

王之策也讲起自己照着书上的内容做九连环的过程,其实一开始也很麻烦,他做了好多个版本才做好。

周尘听了说回去也要送她一个,她也觉得很有趣。

两人的话就好像洛河的水一样,怎么都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