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内容与陈斌父母公布的一致。
来自聚会所在的酒吧监控和同学发言——陈斌饮用两杯自调酒后趴倒在桌子上,期间有两位同学与他搭话,他没抬头摆了摆手,朋友以为他是喝多了,没在意。直到被拥挤的人流撞到在地上,这一刻大家才发现地下有一小摊他的鼻血,紧急送往医院。
高原反应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轻微的颅内压增高在脱离高原环境并休息后会得到自行好转。但酒精会导致脑血管扩张,使颅腔内容积增大,颅内压增高。
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引起了脑疝,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终造成了陈斌的死亡。
看完这份文件只需要短短五分钟,柳迟迟合上文件夹,“这是委员会的调查结果?”
“不,这是郝佳给我的,她没有看过试验方案,但坚信陈斌的死和你没有关系。当然警方那边有更详尽的调查结果,等所有信息核实之后会发布通告。”
“事情还不能结束吗?”
“陈斌只是一个开头,已经有人开始影响受试者生活了。”沈淑仪在影视媒体软件上随便输入“临床试验”四个字,十篇有八篇配图了杨安惊恐的脸,“网警很努力在删除这些照片,但传播太快了。”
“那也不能公开郝佳。”
“所以我才联系你,她很坚持。”
柳迟迟在后台看见郝佳的时候,她没穿防晒衣,蓝白色的病号服松松垮垮地挂在她身上,人薄得像一片纸。新的治疗方法虽然有效,但随之带来的副作用造成她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郝佳手里握着即将发言的稿纸,她笑着看柳迟迟:“我会努力读完的。”
“不要去。”
“迟迟,我不止是为了你,成为受试者也很痛苦,我不希望别人这样误会我们。”
可被公开的人不是郝佳,是和她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如果她不说,没有人会知道她是受试者。而且她本身就是病人,病人求药,情有可原。
但网络热点不一样,热点不分是非,只看流量。
保护受试者应该是专业人员的工作,而不是另一个受试者。柳迟迟握着郝佳的手:“你听说过《赫尔辛基宣言》吗?”
郝佳迷茫地摇摇头。
柳迟迟想起那个被所有人拒之门外的李勇,她很认真地阅读了这份宣言,以至于背下来了那段话:“保护研究受试者的责任必须始终落在医生和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肩上,而绝不是研究受试者本身,即使先前他们已经给出同意。”
郝佳,这一次无论任何人抓住我,斥责我,我也不会埋头躲起来。柳迟迟的手落在那份稿纸上:“郝佳,我也希望你好好的。这一次我会保护好我们,相信我好吗?”
一门之外闪光灯疯狂闪烁,柳迟迟反复浏览热度最高的帖子,努力忽视那些辱骂自己的话,猜测等下将面对的问题。
沈淑仪转身从包里拿出三页手稿:“看这些吧,可能会被问到。”
手稿是沈淑仪写的,那些网上热度比较高的言论及应对发言都在其中,进考场之前掌握考试范围,会比盲考优势更大。对柳迟迟来说,只有将这件事看成一场考试才能冷静下来。
候场时间有些长了,柳迟迟突然反应过来:“今天的主角不是郝佳吧?”
“当然不是,官方的解释当然由委员会出面。”
“那郝佳呢?”
“她坚持公布,与其担心她私下偷偷公布,不如找个时间把她放在明面上,场面也更受控一些。”沈淑仪摊了摊手,“这一环节叫‘受试者独白’。我觉得以你们的关系,你应该不希望她被大众看见吧。当然我有报备过的,会争取把郝佳换下来,由CRC参与这个环境。”
只是没报备到底是哪个CRC而已。
“为什么帮我?”
“你这么听话又好用的同事不常见。”
“那你怎么办?”
“我?”沈淑仪高傲的丸子头昂得更高,轻轻推了一下她的肩膀:“我不会看走眼的,保护好受试者们,让我沾个光。”
这一刻,好像有很重的责任担在她身上。她从小被要求不争不抢,乖巧懂事,又被教导不能落后,超越他人。所以她既渴望荣誉,又恐惧风险。
在学校里,只要闷头努力学习就能获得第一。可在社会上,埋头苦干只会成为那个工作最多的人。她渴望被人看到她的努力,可她不敢主动站出来,只寄希望于别人主动看见。
她会写满分的考卷,处理数千张处方单,但她好像从没做出过什么真正属于她的事。
她走到讲台前,高处的光束刺得她抬不起头,她直视那些摄像头:“我是柳迟迟。”
“受试者呢?这个环节不是受试者的独白吗?”
“不会有受试者。”准备的手稿和文件被她放在一边,“保护受试者隐私是临床试验重要的工作之一,这也是我出现在这里的意义。”
“你是否有通过金钱诱导受试者行为?你可以解释陈斌的死吗?”
“临床试验中没有任何人会进行诱导,金钱补贴是对受试者的一种补偿。至于陈斌的死,抱歉,专业的调查结果将由相关部门发放。”
这场会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