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金美玉贿赂郭开。八月下旬,赵王在郭开的怂恿下,派人把李牧的家人送来了咸阳。十月,李牧与王翦开始合兵攻赵。
失去了李牧严谨战术的赵军,顿时变成了一盘只会拼命堆人数的散沙,除了频频求朝廷增援以外,几乎再没有什么抵抗之力,赵军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节节败退。
秦国在赵国战场,僵持了数年的艰难战事,终于打破了僵局。而李牧的加入,让本就强大的秦军愈发势如破竹,到次年三月时,狼孟、井径一带,已经有十多座城池落到了秦军手中。与此同时,早就按捺不住想复仇的叶腾,终于收到秦王的诏令:发兵灭韩!
这一年,李世民满了七岁。
这一世遗传了秦王优良相貌和身姿的他,已经渐渐脱离了幼童的稚气之态,变得相貌愈发英挺、身形愈发修长起来。但若仔细一看,孩子的脸颊上仍带着可爱的婴儿肥,爱笑的眼睛里仍盛满了璀璨的星辰,让人忍不住生出亲近喜欢之心。当然,在秦王的眼中,自家两个崽崽依然还是小小的孩童,夜里必须待在他这父亲的身边,他才不会疑神疑鬼担心有人会把他们偷走。李世民和扶苏很无奈,但这件事,谁也说服不了秦王-一他们只好换了个思路,劝秦王早些生几个新孩子。也许,父亲的孩子多了,就不会再小心翼翼到这个地步了吧?这日夜里,秦王似乎心血来潮,突然破天荒地给两个孩子讲起了他幼时的往事。
他的声音醇厚而低沉,
...邯郸的冬日比咸阳更冷,吃食不够,我跑去河上砸冰摸鱼…柴禾不够,我去外祖家叩门,被赶出来了.…外祖母悄悄派人送来了柴禾,米,布,还有一块肉..….”
太让人心酸了,扶苏听得眼中含着泪,抓住父亲的手,心疼地帮他吹了吹,“阿父,冬日的水好冰啊,你的手一定很疼吧呜呜呜″秦王摸了摸他的头,
“早就过去了,不疼。”
李世民依偎在父亲手臂上,默默掉着大颗大颗的眼泪,他知道秦王的童年一定很苦,但没想到会苦成这个样子。
如果那时自己也在,该有多好?他一定会好好保护阿父的!秦王见时机已到,斟酌着缓缓开口道,
“可没过多久,外祖母资助我们一事,就被周边的邻人合伙举报了,赵王很快就派人去杀了她…”
他的母亲并不亲近外祖母,总是抱怨她给的东西太少太寒酸,可他很感激那位和善的老人。
如果不是有她频频暗中襄助,在邯郸的日子,恐怕还会比回忆再苦得多。可她死了,还没等到他长大有能力报答恩情,她就仓促被活活打死在了一个荒芜的黄昏,然后,他的外祖一家就被连夜悄悄搬走了.…其实并不止这一件事,可这件事他确实惦记了很多年,这个仇,他必须要报。
扶苏听得悲伤哭了出来,
“那些人太坏了!”
李世民却生出一丝微妙的预感,噙着泪仰头看向父亲,“阿父,你要给曾外祖母报仇吗?”
正在酝酿怎么开口的秦王不禁一怔。
他打算灭了赵国后,亲自赶往邯郸杀掉那些作恶之人,但两个孩子都太过仁善,得知后肯定会反对。
作为一个很爱孩子的父亲,他当然不希望成为孩子眼中的坏人。思来想去,他决定在孩子们面前稍稍提几句往事,好让他们能理解自己的决定。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可能激烈反对的世民,竟然会主动提出报仇一事。不过,这小子是在试探自己吧?
气质愈发沉稳威严的年轻君王,眯起了狭长的眼眸,十分谨慎地反问道,“怎么,你想给你曾外祖母报仇?”
李世民认真点头,
“对!等阿父灭了赵国,孩儿想亲自赶往邯郸,坑杀那些害死她的恶邻!”秦王忽地心头一跳,探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没发热,怎么就说起胡话来了。
这确实是他想做的事,可世民一个根本就没见过曾外祖母的孩子,哪来那么大的戾气?
其实,李世民还真不是试探他,他只是看出了秦王今晚特意讲这件往事的目的,主动帮父亲说了出来,好让秦王能顺水推舟往下说。哪知,秦王却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不行!你不是最喜欢儒家那套吗?此事一做,荀子怕是要把你逐出师门了!这是寡人的事,你不必管。”
他的太子小小年纪,怎么能沾上这种暴虐的事情?他可以亲自去报仇,他的孩子却不必!
李世民暗叹一声,心中五味杂陈。
平心而论,他前世在战场固然骁勇善战杀敌无数,但那是战场,而他登基后很快命人制定新法,以达观态度宽仁减刑、用仁政感化民众,历来不提倡对席民以暴制暴,从这个角度出发,他本该劝谏秦王,放下旧怨原谅对方的。可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秦王,也没有经历过秦王当日吃的苦、流的泪,又有什么立场劝对方放下仇恨?
经过七年的相处,他无比清晰地明白,秦王并非心胸险隘之人,实则是颇能容人犯错的,可他一扫六合之时,为何唯独要不顾一切亲自赶去邯郸杀人?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些人带给秦王的伤害,让这个当时只有几岁的孩童、在二十多年后也无法释怀忘记?试问,以秦王的胸襟,他们带给他的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