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上,不由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笑容。
李世民不动声色,试探蒙武和杨端和对樊於期的印象。果不其然,两人一致认为,对方是一个做事踏实、忠厚本分的武将,对他印象极好,也并未对当日只有樊於期一人“侥幸"安然回来生出疑心一一这也怪不得他们。
在以军功爵位制所向披靡的秦国鼎盛时期,到目前为止,除了率两万秦军降赵的魏国人郑安平,秦国几乎没有出现其他叛国通敌的将领。(2)而樊於期出身于关中之地,父母宗族代代是老秦人,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秦国将领,生来就该跟桓猗杨端和一样忠君爱国,谁又会怀疑,他竟然会暗中叛变生事呢?
李世民没有开口劝两人小心对方,现在无凭无据的,他又是个胆敢离家出走的孩子,说出来的这些话,料定杨蒙二人也不会当真。甚至,还可能会起到打草惊蛇的反作用,只能让陈平先盯着些了。不多时,蒙武和杨端和开始商议起新的寻人和作战计划来,李世民索性披着披风坐到军帐门口去。
八月初的月光比往日要亮,散布在黑色夜幕中的星星也一闪一闪的。小小的孩童仰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和星,突然有些想他的阿父了。他知道扶苏看到自己的信,是一定会开开心心放下心来的,可秦王呢?现在还在生气吗?
还不知他这趟会被自己气成什么样子,唉,真是自古忠孝两难全啊!他双手托着婴儿肥的小脸,琢磨着,等今夜悄悄办完那件重要大事,得赶紧给父亲写封信哄哄他了。
章台宫外,渊淳岳峙的秦王也负手站在宫檐下,目光深邃望着夜空上的月冗o
算算行军速度,世民今夜想来已经平安抵达军营了,也不知这忤逆不孝的傻孩子,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填饱肚子,有没有思念家人…他只带了几件衣裳离开,该不会被这夜风冻着吧?他一向喜爱美食华服,能适应军中简陋的餐食住宿吗?自古儿行千里父母忧,更遑论是一个悄悄跑路前往军营的顽皮孩子,秦王当日,也不是没动过派人把这小子追回来的念头。可他想了又想,终究还是生生忍住了。
以世民说到就做到的性子,就算这趟把他追回来,只要王翦仍旧下落不明,他就一定还会逃出去的。
与其到时,再次胆战心惊地担心,孩子不知会落入哪个歹人之手,倒不如让他一次如愿,好好在杨端和蒙武身边安生待着,等找到了王翦再回来…再无可奈何又能怎么办,谁让自己偏偏生了个这样的犟种呢?秦王轻叹一声,抬袖伸手欲触碰那轮遥不可及的明月,指缝间却碎碎落下了满天星光。
寡人与世民,此刻看到的是同一轮月罢?如此,倒觉得离孩子的距离近了许多。
军帐外,披着小披风望着星空的李世民兴之所起,瞄准角度踮起脚尖,顺着秋风的吹拂伸出小手去捞月。
然后,他眯起一只眼睛透过手心望去,那轮明亮的上弦月,刚好被自己“装进"了手里,不由眉开眼笑起来。
宜安的月,就是咸阳的月,也是长安的月,自己这般握月担风,自然离父亲近了一步,离稚奴也近了一步…真是有趣的好法子!这时,有亲卫匆匆小跑着奔进军帐,李世民一看急忙收回小手,也跟着对方跑了进去。
亲卫大声禀道,
“报!王上派蒙将军的长子来了,此刻正在营外!”蒙武先是一惊,继而大喜不已,立刻起身朝帐外大步走去。李世民赶紧伸出小手求抱抱,
“蒙恬来了,我也要去找他!”
蒙武高高兴兴抱着他出门,来到营外借着月光一看:头发被风吹得潦乱的蒙恬左肩背着个大包袱,右肩扛着个大布袋,像极了逃荒的流民,乍一看,他这亲爹都差点没认出来!蒙武把李世民放下,上前就挥手给他一拳,被蒙恬无奈避开了。他伸手抢过对方肩上两个沉甸甸的包袱,随手解开一个看了几眼,没好气道,
“肉糜,糖糕..你是怕你阿父在军营会饿死不成?骑马行路还带这么多行李,傻不傻.″”
可他话音未落,蒙恬就上前抢回两个包袱,小心翼翼掸了掸它们,低头笑着告诉李世民,
“太子,王上担心您衣物不够,吃不惯军营伙食,特意让臣给您带了些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