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83章
虽然这只是几个老太太在那儿随口一说,就这么一点儿人,怕是有心想闹事,也翻腾不出什么浪花来。
但是,在红桥大队,就有三五个人这样说,那要是放在整个红旗公社呢?岂不是说明,会这样想的人,也并不是极少数吗?高明鑫能猜到韩学礼和闻记者心里的想法,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越发懊恼!本来,这些话是完全闹不到他们面前的,但是,他这么一安排,反倒让人撞了个正着,这不就变成,搬起石头砸了自个儿的脚吗?也怪他,担心韩学礼是个聪明人,能一眼看穿他有意为之的安排,反倒因为被算计进去而不肯帮忙,这才没有让红桥大队的大队长提前告知社员,这下可好,事情全都被搞砸了!
自然,尽管听到了这些话,但他们一行人还不至于当场走上前去、跟这几个老太太在那儿慢慢讲道理。
一来是没必要,倒显得自个儿斤斤计较了,二来,人的思想观念是很难被彻底改变的。
再说,会这样想的人又不是一个两个,他们能“说通”这几个老太太变得“明事理",难道还能在红旗公社、挨家挨户地上门走访一番吗?只是,经历过这么一出小插曲,高书记到底是不好意思再提给五保户家庭安排工作的事儿了!
他和韩学礼打交道的次数不算特别多,在建奶粉厂的这段时间里,更多时候,他是跟周明同志联系的。
正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不太了解韩学礼这个人真实的性格,高书记这才没有贸然开口,否则,万一被拒绝了,下次再想找机会开口,可就很难了!最近他们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几乎都是围绕着奶粉厂展开的,自然而然,在红桥大队遇到的这么一出小插曲,韩学礼也没忘记跟家里人说道一二。“是人就有私心,大家都想进厂当工人,但这回的招工条件设置得这么宽松,竞争对手太多,有人心里着急,难免就想找捷径。”“但是,奶粉厂建在红旗公社,本身就已经是一件能够惠及到红旗公社所有人的好事儿了,还想靠着户籍优势、轻松进厂,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好事儿、净落在一个人头上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可就算这样,也有人就是不喜欢大团结呢。所以,谁都不可能把事情做得面面俱到、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可,这是韩学礼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深有体会的一件事情。他是把白天遇到的事儿当成个玩笑来讲的,至于说生气,那还真没有!毕竟,只是几句话而已,这算什么?甚至几个老太太说话的时候、都没有直接地冲着他这个人开炮。
韩学礼觉得,要是为这么几句话就生气的话,那他工作这么多年下来,怕是早就被气成偏瘫了!
“诶,爸,你今天去红桥大队,就是穿这一身衣服去的吗?”韩菁心粗,那是在生活上,但是,只要跟工作相关,她就总能立刻发觉旁人尚未意识到的点!
“对啊!我们是走访参观嘛,我的衣服都不太合适,就这件汗衫儿,还是跟你爷爷借的呢,怎么样,是不是从来没看见我这样穿过,觉得挺新鲜?”韩学礼低头看了看自个儿身上的衣服,没发觉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张开双臂,冲闺女做了个全方位的展示。
这年头儿,布票不好攒,他们家就算能想办法跟人“换”一些,却也不好太过明目张胆、一家人都年年做新衣服。
说起来,给老爹做新衣服,都已经是大前年的事儿了,倒是都能穿,补丁也不算多。
但,韩学礼还是合计着,回头跟媳妇儿商量下,今年夏天的布票,攒一攒,只给爹妈和孙女小满做身新衣服算了!“嗯……“韩菁沉默了,随后,从灵魂深处发出了疑问:“不是,爸,你真觉得换上我爷的这件汗衫儿,你看着就像经常下地的农民了吗?”
“而且,农村的生产大队就那么百来户人家,几乎还都是沾亲带故的,谁不认识谁啊?大队里突然来了几个生面孔,就没人逮着你们盘问几句?那几个老太太,怎么就偏偏在你们跟前、提到了奶粉厂招工的事情呢?”正所谓,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别看韩学礼工作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但是,论起和社员们打交道的本事,他可比不过韩菁!要知道,当时蔬菜公司要扩大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好承接国家重点任务、向西部地区“输血"的时候,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就是韩菁,为了顺利完成工作,她可没少往郊区跑!
被闺女的疑问弄得愣住了,韩学礼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只是,心有迟疑,道:
“这应该不是刻意安排过的吧?高书记不是那种弄虚作假的人,他说没知会过红桥大队的大队长,那肯定就是没知会过!”“再说,我们进红桥大队的时候,在村口那块儿,其实是被拦住盘问了几句的,高书记提前准备好了借口,说我们是粮站的工作人员,来红桥大队是为了估一下今年粮食的产量、好做到心里有数。”“我们扮的是粮站的工作人员,好歹是工人、每个月能拿工资呢,看着不像农民、衣服上也没有补丁,这应该很合理吧?”韩菁点头道:“听着是挺合理的,我也不是怀疑红旗公社的高书记弄虚作假、故意糊弄你,只是,他作为红旗公社的书记,又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坐在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