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3)

第114章第114章

黛黎把胡豹喊来,问当时情况。

胡豹如实说:“黛夫人,其实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是最初收到了三公子的侍从传讯,让我带人前去支援。待我随他来到一个小面摊,又遇一城卫,对方为我指路。如此接二连三,最后来到了一间小屋前。但还不待我入内,陡然听闻一声巨响。”

胡豹说到巨响时,黛黎和秦邵宗都凝滞了下。两人不约而同想起不久前的那一声轰鸣。

胡豹继续道:“起初我以为是地龙翻身,却见不远处火光冲天,我便知猜测有误,当即带人迅速入内。那小屋内有一条暗道,暗道有一部分已塌,当时秦小郎君他们就困在其中。”

黛黎有一瞬以为是炸药。

这个猜测刚成型,又被她否定。

隋朝确定了火药体系,唐代时火药才正式出现。白居易在《除夜》里写“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这里的“火销灯尽,指的就是鞭炮放完了,灯火也燃烧殆尽了。而直至宋朝,火药才开始广泛用于军事,由政府牵头建造火药作坊,打造了火炮和火箭等一批火器。

就算蝴蝶翅膀再怎么扇动,时间线也远不到那时。再说了,如果青莲教真掌握了炸药这样大杀器,他们何必藏头露尾?直接派人潜入各大雄主的府中,往里面好一通扔炸药,把他们通通炸死岂不省事?黛黎拧着细眉思索,没想出个所以然。

而此时,外面有两匹马疾驰靠近。其中一个驾马者,居然是施溶月。施溶月在院门口勒停马匹,不用旁人扶,自己翻身下来。出门时光鲜亮丽的小女郎,如今发髻是歪的,玉簪欲掉不掉,几缕青丝从她鬓角垂下,拂过她沾了灰的小脏脸。

不仅灰头土脸,她的裙摆也有不少地方被碎石又或者其他什么划破,靓丽的颜色蒙了灰。

看到秦邵宗和黛黎在院中,施溶月明显呆滞了一息,人懵懵的,但很快回过神来向二人见礼。

“二舅舅,黛夫人。”

动作很标准,若不看她身上的装扮,完全挑不出任何失礼的地方。黛黎还在想火药一事,如今见施溶月狼狈不堪,知晓她当时一定在现场,当即喊她小名让她过来,“茸茸,你当时在场对不对,与我说说那时发生了什么。″

施溶月从最初秦宴州看到范木栖时开始说起。说他们如何追人,如何随她进了一间看似无主的、但其中有暗道的屋舍内;又复述了范木栖的话。

“…我和小表兄当时建议她随我们入府来见您,她似被说动,舍弃用机关计杀秦小郎君。后来秦小郎君问她谛听是否来了渔阳,如今何在。范小娘子说他原先在书坊里,后面离开了,不过经那屋子的暗道,可抵达另一个地方,还说那里有另一位小头目的踪迹,对方在教内地位和谛听旗鼓相当。"她回忆着。秦邵宗听到“书坊"二字,扬声喊来还未离开的胡豹,“你领一队兵马,即刻去将郡内所有书坊,以及先前秦宴州留意的那几个地方通通控制起来。今日提前封城,只进不出。”

话音稍顿,秦邵宗补了一句,“另派一队人前往郡中大小传舍,紧密关注今日午后于传舍落脚的旅客。”

胡豹拱手领命。

黛黎想到丁连溪说儿子被重物所砸,猜测他们几人进通道后,通道发生了塌方,这才致使儿子体内的赤胆加速狂暴。只是,通道发生了塌方?

若是肉眼可见通道不可靠,州州几人绝不可能冒险入内。所以当初那条通道一定是非常结实,但如果炸药还未出现,到底是什么能把通道炸得塌方?“你们在通道中遇到了什么?"黛黎皱眉问。说起这个,施溶月如今仍是云里雾里的,“我们经石阶下去,那条通道里装有许多用于采光的小铜镜,借着镜光倒是勉强能看清周围。通道呈漏斗型,先窄后宽,后来我看到了许多空置的木架,尽数蒙了灰,也不知多久未挪过。”黛黎红唇紧抿。

铜镜采光、室内放木架,这听起来都很寻常……“除了木架,室内地上还有一众敞口的小罐,在中心心有桌椅,桌上放着一盏蟠螭灯。"关于蟠螭灯轮动的几个画面,施溶月仔细描述了番。“可有看清小罐内装有何物?"秦邵宗问。“好像是一些白色的东西,但具体是什么,我未有特别留心,当时顾着看灯去了。"施溶月有些羞愧。

“……看见这盏蟠螭灯不久,不知怎的,秦小郎君忽然拉起我和小表兄转身就跑。后来他刚将我们甩到前面去,后面就传来好大一声响。顶上一块石板塌了下来,幸得那时我们已到了墙角,石板斜成一个小角,这才有了喘息之地。”黛黎听得心惊肉跳。

秦邵宗也皱了长眉,“你们未在通道里看见其他人?”施溶月摇头,“没有。当时除了那范家小娘子,唯有我、秦小郎君和小表兄在。”

一个模糊的画面忽地窜入脑中,施溶月忙道:“对了,当时我被秦小郎君拉走时,跟着转身的那一下,我好像看到了那盏蟠螭灯在缓缓腾空。不过,我也不知晓是否我看岔了眼,要等小表兄回来问问。”当时救出秦小郎君后,小表兄第一时间将他送回府中医治。后来觉得那地方危险,可能有青莲教余党出没,遂也让她先回去,他则留在那里继续领兵挖据“灯,腾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