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等候(2 / 2)

四人怎么愿意与陈远青为伍了?

博士宫中一切都逃不过周青臣的眼睛,他叫来身旁的诸生:

“去打探打探,今日当值四皓为何在学宫檐下静候,用宾客之礼相待此子?”

那诸生也好奇。

点了点头,跑去问商山四皓的诸生,岂料那诸生性子和四皓一样,便亲自来问陈远青了。

卫尉统御宫中卫兵,在宫中调查一件事容易,陈远青说道:

“大概,是因为一份竹简吧。”

“可以让我看看吗?”那诸生问道。

那诸生回去禀报周青臣。

大秦有妄言一罪,刑法可视情况处置,周青臣看着手中的竹简:“这是妄言啊!”

决定去见嬴政。

匆匆来到咸阳殿前,朝着守门的谒者稍作揖礼。

“博士宫仆射周青臣求见陛下!”

“周仆射,陛下不在咸阳殿。”

“圣驾在哪里?”

“章台宫。”

章台宫啊,那是平日陛下批阅疏奏和看书的地方。

周青臣来到章台宫,恭敬地通报过后,匆匆走进宫殿里,躬身行礼。

“博士宫中出现一种学说,臣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四皓在儒生中有很高的威望。”

“臣恐儒子尊崇、学习这样的主张,特来禀报!”

天下初定,六国旧臣著着反秦的学术,嬴政缓缓抬起头:

“是何学说?”

“似乎,叫理学?”周青臣想了想:“请陛下派谒者取来。”

谒者很快取来。

如今天下士人持有不同的政见,他们大多隐身朝市,或避难山野,有的是具有造反倾向的反秦之士,著名的有张耳、陈馀,隐逸山林,潜心学术。

尤其是大秦推行闾里制度后。

一些逃避不愿臣服的六国旧民旧将,啸聚山林,成为草莽英雄。

先秦关于王权,多是王天下,定于一这样的笼统学说。

嬴政看着手中的简牍,竟然合理的解释了王权。

放下手中简牍,问道:

“这是何人说的?”

李斯和赵高低着头,心中却想知道竹简上写的什么,李斯想了想,持芴抬头:

“陛下,这简牍上所书的,是什么道理?”

“李斯啊,寡人虽然得到天下,天下仍旧有许多不愿意臣服的人,君为政本,一人兴邦,一人而丧邦,然,从未有人说过寡人从何而来。”

有君论,有君则天下大治,无君则天下大乱。

可君,到底是从哪里来呢?

见陛下未斥驳,赵高听出来意思了,率先说道:“新说利于天下定,臣为陛下贺!”

“请四位先生来!”

谒者得令,又匆匆前往博士宫。

周青臣忙举着芴牌说道:“这简牍是商山四皓所书,臣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陛下,四位先生来了!”

谒者进来通报。

商山四人缓步走进大殿中,嬴政开口缓缓说道:“四位的学问,利于天下安定啊!”

哪怕是面对始皇,四皓也从容不迫,举止中有君臣礼序:

“我等四人是潜心学问的人,不是因为陛下赏赐和威慑,也不是因为身处朝堂,而是不论身处哪里都会研究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