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下)(1 / 3)

撩春心 四月槐夏 3945 字 11天前

第64章终章(下)

屋内燃着淡淡的安神香,温稚颜屏息,轻轻拉开他的衣襟。他的身上的确没添什么新的刀伤箭伤,唯有腰腹处有一道浅浅的印迹,瞧着像是钝器所致。一时情急道:“你还说没受伤!”晏行周坐在她身旁,面不改色地拢了下衣襟:“这算什么伤,顶多挠痒痒罢了。”

温稚颜知晓他嘴硬,叉着腰准备与他理论一番:“上次是谁,指尖烫起水泡也说疼?″

提起那晚,晏行周略有些不自在。

当时他心里不太舒服,总惦记着那半本小册子的事,做事难免有些欠妥,便想出了这么一招苦肉计。

他看着她的侧脸,语气玩味道:"那你继续给我吹吹?”温稚颜下意识瞟了一眼他的腰腹,这个位置怕是有些不方便。虽说她是不介意的,但她很清楚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他们很可能没办法正常出去用午膳。

晏行周倒也没打算真的叫她吹,这点小伤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只是太久没见到这张鲜活的脸,想逗逗她玩罢了。直到腰腹处传来一阵凉意。

温稚颜内心只挣扎了一小会儿,便蹲下身子给他"止痛”。晏行周眸光暗了暗,揽着她的腰带到自己腿上,哑然道:“一个时辰过去了吗?”

“才刚过去一炷.……….”

剩下的话还未来得及说出口,温稚颜的唇就被堵住,她在心里默默骂了一句一一

无赖!

晏玉成勾结外族谋反失败,景文帝念着骨肉亲情本想留他一命。不料晏玉成自己想不开,于郊外的行宫里服毒自尽。战事平息后,皇上在宫中设宴犒劳此次平反的有功之臣,温容时自当是首当其冲。一时间,温家成了京城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从前那些拜高踩低的官员们个顶个开始上门巴结。

温侯爷对此嗤之以鼻,开始着手准备新的游历计划。老夫人身子不好,不宜出远门,家中需要有人照顾。好在思言不日就要进门,老夫人也可交给长子长媳照料。

小女儿即将出嫁,自然无法跟随,所以这次游历,只有他们老夫老妻。儿女大了,合该过些二人世界了。

温侯爷把自己关在房里,拟写出了一份游历舆图,至于这第一个地点,便选在了蜀中。

当年因着先王妃的离世,两家有了隔阂,蜀中又是诚王一家的封地,秉持着眼不见心不烦的道理,干脆绕开了那里。头些日子诚王上门拜访,态度倒是照比从前缓和了很多,临走前,还将先王妃留下的嫁妆单子一并交给了温稚颜。

人到中年,对亲情的渴望总会比从前更深一点,诚王放下身段,主动上门,希望婚事可以在诚王府举行。

长子成婚却不在王府里,传出去多少有些影响不好。此事尚且还未传到晏行周耳朵里,景文帝便第一个不愿意,回绝了他的请求。

温稚颜对于在哪成婚并没什么要求,随着婚期的推近,郑氏开始传授她一些管家之道,避免将来出了差错,管不住下人。她现在满心都扑在学习上,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思考旁的,整日看着手里这密密麻麻的账本发愁。

虽说算数难不倒她,但架不住这陈芝麻烂谷子的账目实在太多,先王妃去世多年,名下的田庄铺面一应交由管事的打理,生出了不少污糟事。头疼之余又不得不感叹晏行周还真是有钱,自己也跟着沾光,摇身一变成了个锦绣娇娥。

郑正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织金鎏花的锦盒。见到来人是谁,温稚颜放下手里的账本,如同见了救星一般笑道:“舅舅回来了。”

郑正摊开锦盒,里面是一对白玉同心锁,失笑道:“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外甥女,当然要亲自送你出嫁。”

温稚颜谢过他的添妆,热络地挽着他的手臂:“舅舅,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将来不用管家吗?”

“这……“郑正一时语滞:“世子府上下只有你一个女主人,你不管叫谁管?”“可是每天看账目好无聊,我还有很多事没做完呢。“温稚颜无奈耸了耸肩,嘴角不自觉向下耷拉着,活像个霜打了的茄子。她的美食杂记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调整,晏行周提议婚后先去蜀中住一段时间,游山玩水,带她好生领略一番当地的风土人情。可答应姜太傅的条件,她还没有完成。

郑正看出她心中所想,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你个小姑娘能有何要紧事,难不成还想闯一番事业?”

“我答应过姜太傅,帮姜姝姜大人完成她的心愿。”郑正思绪渐渐飘远,良久,缓缓开口:“她……有何心愿?”温稚颜没瞧出他的不对劲,将桌案上誉写过的手抄本递给他:“这是姜大人生前所写的书,只可惜还未写完……”

剩下的话温稚颜没有说完,但郑正却是了然于心。他道:“这书的原稿,可在你那里?”

温稚颜从箱笼里翻出那本泛黄的书册,为了防止散页她还特意用线缠上了一圈,道:“时间比较久,许多字迹已经模糊了,里面很多内容是我根据她当时的心境补充上去的。”

再次见到熟悉的字迹,郑正恍若隔世,迟迟没有回过神来:“沅沅可愿将它交给舅舅保管?”

“。……姜大人,与我曾是旧相识。”

温稚颜盯着他失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