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 4)

第64章64

黄述玉带着老师傅们找司务长,交代司务长给老师傅们安排住处。她一个人溜溜达达来到供销社。

李为民前段时间离开了大泽,也没说回不回来,只有马乐凤一个人守着供销社。

通讯员小李的柴犬趴在门槛里面打盹,耳朵动了动,睁开它那针缝大的眼睛,看到来人是黄述玉,又露出那副死出样。黄述玉手插兜里,假装摸东西。

她居然从小柴犬那搞笑的脸上看到了谄媚,朝她奔来,十分狗腿子围着她转圈。

小柴犬是营部的独苗苗。

营部知青毫不吝啬给予它最大程度的关爱和宽恕。黄述玉喜欢逗弄它,欣赏它川剧变脸。

宠它也是真宠。

小柴犬不知道是累的,还是气的,像一坨烂泥瘫在地上。那双贼溜溜的白眼瞥见黄述玉掏出肉干,刚刚还是微死状态的小柴犬,突然跳起来,一口叼住肉干,小短腿捣腾的特别快。溜了!

黄述玉哈哈大笑。

一个黑影从供销社里窜出来,贴着墙根跑,跟小柴犬一样腿都跑出了残影。黄述玉扬声喊:“小李,通知炊事班,今天晚上的饭整丰富点。”小李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马乐凤扶着门框,踮脚瞅,已经没人影了,她不满地对黄述玉说:“黄大主任,你把人给吓跑了,你帮我撑着毛线。”结果就是黄述玉撑着毛线,马乐凤把毛线缠绕成球。黄述玉也没白给马乐凤打工,赊了两瓶北大仓老白干离开。黄述玉去喊老师傅们到食堂吃饭。

炊事班做饭,主打一个大乱炖,用酸萝卜和剁椒炖鳌花、编花、鲫花,狍子肉炖酸菜粉条,土白菜叶子炒木耳,还有一道凉拌菜黄花菜。他们用土白菜叶子包菜吃。

黄述玉给老师傅们倒酒,敬师傅们一杯:“砖窑劳驾师傅们多费心了。”黄述玉给他们倒酒,立刻站起来的师傅们,碗放的比黄述玉低。黄述玉豪爽喝了酒。

他们接受了黄述玉倒的酒,喝下这碗酒,就算天上下刀子,他们也要把砖窑盖起来。

这是金岳安跟她说他们大队请人的流程,还让她不要抵触。有求于人,肯定要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请人,黄述玉没有一丁点抵触的情绪。

黄述玉喝酒跟喝白开水一个样,大家稍有些意外,就没有其他的想法了。黄述玉原本的打算是让老师傅们休息两天,再去选砖窑地址。她低估了老师傅们的恢复能力,赶路赶疲惫的老师傅们休息了一晚上,天刚亮,就精神霎铄找黄述玉去选砖窑地址。黄述玉带他们在附近转了一圈,都不合适。吃过早饭,带上干粮和水,他们骑马沿着河流的方向往下游走。师傅们相中了一个地方,他们全凭经验选了一处下风口,又是河流下游,同时地势开阔的地方。

黄述玉把弹幕呼唤出来:“在这里建一座砖窑,成吗?”[非常棒的选址。]

老师傅们在观察地形,黄述玉带着马去喝水。弹幕跟她说了BY的事,黄述玉从冷冰冰的文字上感受到了弹幕无法抑制的喜悦。

黄述玉抿唇笑,原来他们国家有四十年没有打仗了。真好。

黄述玉和老师傅们回到营部,立即安排一个班跟随老师傅去建砖窑。第二天,担架班和老师傅们带上帐篷、粮食、蔬菜,驾了三辆马车离开。8月28号,兵团司令部后勤处处长和师部秋收指挥部派到营里蹲点的干事来到大泽。

晚上,黄述玉给两人开了一场联欢会。

此时,水稻已经进入灌浆中期,据三名技术员说要进行多次少量灌溉,通过水来调节温度,让养分回流。

陆卫东、毕常青住在了地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营部了。杨东建杨处长这次来,一是慰问大泽知青,二是来考察水稻。到大泽蹲点的秋葆国秋干事也是带着任务来的,与水稻有关。联欢会结束,两人一前一后找上了黄述玉,让黄述玉安排他们下连队。黄述玉立刻安排。

第二天,黄述玉、杨处长、秋干事骑马离开营部。稻田里遍布知青,他们长袖长裤在稻田里拔草,黄述玉吆喝:“知道技术员在哪里吗?”

“昨天在16连。"离地头最近的知青喊道。“谢了。"黄述玉三人再次起航。

三人到16连扑了一个空。

从16连口中得知技术员前往23连了,黄述玉带人前往23连。技术员和知青们对着倒伏的水稻难受。

陆卫东和几个知青试图扶起倒伏的水稻,却是徒劳的。三人来到23连的生产区域,就看到了这一幕。黄述玉率先下了马,脚下是一窜凌乱的猪蹄印,还有一滩干涸的血迹。不难猜测野猪冲到稻田祸祸了水稻。

黄述玉目测,野猪大概祸祸了三分地。

后方传来了马蹄声,黄述玉扭头,是毕政委。毕常青跳下马,把一捆麻绳撂地上,抽出匕首裁剪麻绳。何秋实拿走几根麻绳,下了稻田,摞起一把倒伏的水稻,捆扎成小把。水稻立了起来,何秋实亢奋喊:“有用。”话音未落,水稻陡然倒了下去。

何秋实尝试了许多遍,还是失败了。

黄述玉捡起镰刀,走到树下,砍下一根树枝,打掉侧枝和叶子。黄述玉手中的侧枝贯穿小把水稻,插进泥里。水稻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