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2 / 3)

说你病了,他找我们借马带你去治病。”

“你没事,真是太好了。“她见过太多身边的知青被一场病夺去生命,生命的脆弱让人无力,造成了田娟格外珍惜遇到的每一个知青,因为没人知道他们的生命在哪一刻戛然而止。

“我壮的跟个小牛犊子似的,小小病魔夺不走我的生命。“黄述玉笑得很大声,好似在向荒原宣战,垦荒知青不会畏惧它,更不会向它屈服,他们要做征服它的人!

在场的人被这笑声感染,都畅快大笑。

田娟两人带领四人和马场知青汇合,两匹马不需要人牵,闲适地跟在众人身后。

马场知青边放牧边收割草,挖野菜是随手的事。今晚,马场知青拿出婆婆丁招待四人,婆婆丁的最佳吃法就是蘸大酱,大酱压住了婆婆丁的甘苦,满嘴全是鲜嫩多汁。除了守夜的知青,所有知青不惧蚊虫,幕天席地酣睡,就只有耿建隔两个小时起来一次,记录室外温度计上的数值。早上,马场知青蒸菜团子招待四人,焯水过的野菜被挤干水分,用玉米面包裹着,用猛火蒸的皮裂菜露,一口大蒜,一口泛苦的菜团子,越吃越香。就是有点费牙膏。

告别马场知青,四人骑马前往大泽。

和黄述玉想的一样,随着气温回暖,冰雪层的融化,大泽的面积往外扩展了三倍。

当初先遣小队在大泽上铺的青石板路已经被水淹没。可以看出她离开后,有人带人加长了青石板路,青石板路延长到水岸边。大泽的水清澈见底,俯瞰,波光粼粼的水纹在青石板路上灵动起舞,煞是好看。

万顷平波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何秋实三人面前,三人异常激动。如果不是黄述玉制止,三人就瞠进去,去拥抱大自然的馈赠。“青石板以外的区域是沼泽,大家注意不要误入沼泽。"黄述玉再次提醒三人辽阔的水域,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沼泽,再三强调不要擅自涉水,便带头骑马蹭水过去。

黄述玉拉紧缰绳,回头看到大家安全涉过大泽,直接带他们回营部。营部新建了一排苇棚,帐篷没有被拆除,因为苇棚没有顶,下雨天苇棚没法住人,他们就搬进帐篷里。

营部的干部在各连蹲点,只留了一个通讯员。他叫小李,负责收发信件和接转电话。

前几天,毕常青到分场部开离婚介绍信,回了一趟老二连,撞见一群知青PD和羊文康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小李。

小李和羊文康都来自武林,那他就犯了天条。老二连知青好似要把他们对羊文康的愤恨统统发泄到小李身上,毕常青把他带来了大泽。

他以前在老二连在连排之间传递信息,大泽接了电话线,毕常青就让他当通讯员。

小李听到马蹄声,跑出来一看,就看到了黄述玉,惊喜说:“黄主任,你回来了!”

“每天都有知青到营部打听你什么时候回来,问你带他们挣外汇还算数不!各连的司务长也三五不时过来看你回来了没有,没你签字,工资发不下来!水利工程连那边也急着见你,他们要在大泽上架一座桥,营部和分场部批准了,可是有些东西需要你从中协调!“别看他今年才16岁,他已经有六年工龄了,小学毕业就来了北大荒兵团,跟老通讯员待得时间最长,他此刻正在模仿老通讯员捡着最重要的事跟黄主任汇报。

积压的事听着多,其实非常多。黄述玉在心里说了一堆废话,笑着安排小李去通知各连的司务长过来。

黄述玉邀请三人到营部休息,稍后给他们安排住处。“我们不累,我们想四处看看。"自从靠近大泽的那一刻,何秋实三人的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他们着急去探索大泽,听到黄述玉让他们休息,他们就不乐意了,丢下马,放下行李,跑去把水壶装满水,带着测量工具,就要去远方。他们知道黄述玉怕他们在大泽发生意外,但搞科研哪有不牺牲的!为科研而献身,是他们一生的荣耀。

沉稳的三人到了大泽,就如脱缰的野马,让黄述玉目瞪口呆。黄述玉耐心跟他们解释:“我见了司务长,打算带你们去找水利工程连,他们手中有大泽最详细的水文资料。你们四处走走,我怕找不到你们,耽误你们第一时间获得大泽的一手资料。”

“叛逆”三人组闻言,乖巧地跟着黄述玉牵着马到马棚,喂了马青草和水,跟着黄述玉走进办公室。

黄述玉从抽屉里拿出工资表,表上金珍、车雁卉、闾丘艳补贴五元,陆卫东、黄述玉补贴十元,制表人和审核人都签了字,黄述玉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上面盖上后勤保障处印(章)。

十几个司务长疾步走进里间,黄述玉跟他们说工资后天发下来,找他们了解他们主管的连队,知青生活方面的情况。司务长主管知青各种日常生活,财务也归他们管。他们统计今年回家探亲的知青人数,错开安排他们的探亲假,结果没有一个人报名回家探亲。十几个连队,竞找不到一个知青回家探亲。放在其他营部,可能会非常怪异,放到大泽,再看黄述玉在大泽担任后勤主任,就很正常了。

司务长把这个情况向黄述玉汇报。

黄述玉点头,关心道:“你们有没有遇到困难?”“没有。"司务长斩钉截铁说,心里却说你的事迹已经传到其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