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漠北行,大周乱!(九)(3 / 3)

行祸天下 码个铲铲 4694 字 2017-05-14

个死去。

他们的日子过得太苦,而且朝不保夕,几乎没有多少安全感可言。但大周不一样,耕种虽也得看天气脸色,但大周整个疆域都适合耕种,这里欠收了,那里就可能丰收。在朝廷的调节下,极少会饿死百姓,且多有富余。

为了吃饱饭,为了活下去,匈奴高层只得为百姓谋求一条生路,与大周的战争自然就无法避免。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匈奴人没钱,很穷,虽餐餐有肉,但这些牛羊只能自己内部消化,若是贩运去大周,那巨额的税收会让牧民损失惨重。再说以物易物,一头极为雄壮的公牛,在黑市的价格仅仅相当于大半斤茶叶。公牛在大周是什么价格?茶叶又是什么价格?若是大周内部交易,一头牛换十斤茶叶都绰绰有余。

这是剥削,是赤裸裸的压榨。为了自保,大周必须限制匈奴的经济,打压匈奴的民生,以至于匈奴人的日子越过越是艰辛。而正因为日子太过艰辛,为了过上好日子,他们只能丢掉放牧的长鞭,拿起弯刀和长弓,对大周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

这是一个死胡同,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些年还好有关中商盟的暗中帮衬,匈奴才能享受到比较公允的交易价格,但即便如此,依然是杯水车薪,难以改变匈奴全族的艰辛生活。无论百姓还是四王,依然没有放弃对大周的觊觎。

彻顿白曾算过一笔账,即便她成功打下了整个大周,也不可能将周人杀个一干二净,给匈奴人腾出生存空间。因为匈奴人不会种地,不懂行商,他们创造财富的手段相当贫乏,离开了草原几乎没有谋生的能力。所以即便夺下了大周江山,情况顶多也就和现在的大周朝廷差不多。

每年的国库收入,大致在六千万两左右。刨去各项开支,其实也剩不下几个银子。在别无选择之下,的确可以朝这方面考虑一下。旦现在不同了。。。

姜云手中拥有的不光是大周一千五百年来的收入剩余财富,更重要的是矿产!大周地大物博,金银矿脉不计其数,而其中的七成左右,已在这些年里,让暗盟挖了个干净,全数搬走了。

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具体有多少,彻顿白算不出来,但她知道,哪怕只是姜云的手缝里漏出一些,就足够帮匈奴度过好几次难关了。

这种机会若不紧紧抓住,那可真就太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