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晨曦的晨光,笼罩大地,京城又是一番繁忙的景色。
洛云侯府,
依旧是恬静,东苑正堂,宝珠带着丫鬟,在屋里桌上摆饭,嘴里还在嘟嚷着,
“小姐,侯爷走的那么着急,留了信,人都没再见上一面。”
屋内,
瑞珠正在服侍秦可卿更衣洗漱,听到宝珠埋怨,瑞珠点着嘴角笑意,回了一句,
“夫人,你看宝珠气的,奴婢知道是怎么回事,昨日的时候,宝珠去姚记商号那边,买了清茶糕,说是熬汤的时候,放上两颗,就能提味,为此,宝珠在后厨熬汤熬了三个时辰,谁想到,侯爷就没回来尝一口。”
说完,捂着嘴笑了一声,秦可卿微微侧目,想到昨夜品的莲子羹,怪不得有一股清茶甜味,
“你少说两句,宝珠丫头倒是利落。”
可屋外,
宝珠早就听到瑞珠的话,心生委屈,迈步走了进来,
“小姐,你看瑞珠说的,昨晚盛来的汤,就她喝的最多。”
眼看着二人又要吵闹起来,秦可卿无奈笑了笑,
“你们啊,静弄这些小事吵吵,打今个起,府上的事,外院那边,宝珠也多照看下,屋里的事,让瑞珠去做,府上出去采买的人,多去商会那边问一问,白天的时候,府上的人,不得随意出去走动。”
知道郎君离开以后,秦可卿心中也有些慌乱,可一想到赵武带兵回侯府以后,带来的话,多少也让她安心,更何况老夫人并未离开,想到“母亲”去静安寺礼佛,这都几日了,又问道;
“老夫人可回来了没。”
“小姐,老夫人还没回来,但也让身边的人捎带了话,说是在静安寺斋戒几日,为侯爷祈福,有两位姨娘在那伺候,应该没事。”
宝珠快言快语,之前还想着这些,是不是要派人过去瞧瞧,昨日的时候,才有人回来报信。
秦可卿黛眉微微一皱,却也没说什么,吩咐道;
“每日派人去给老夫人汇报府上的事,还有,把侯爷离开的事,一并告诉老夫人,今个就让人先过去传话。”
“是,小姐,”
宝珠不敢怠慢,放下手中的活计,就匆匆去了院外,屋内只剩下主仆二人,瑞珠给小姐梳好头发,不禁问道;
“小姐,要不要奴婢派人回去,问一问秦老爷。”
秦可卿身子一怔,摇摇头,
“这些事,父亲那边应该知道,既然侯爷回了关外,定然不是小事,事关侯府安危,怎可分心,对了,赵武不是带回来那几封信件吗,回头交给宝珠,让她派人上门荣国府,把这些信给送过去。”
想到荣国府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秦可卿脸上闪现一点古怪的神色,也不知荣国府那边是何缘由,府上的女子,郎君的心底,一直念念不忘,
“是,小姐,奴婢记着呢,”
瑞珠微微欠身,扶着小姐坐在桌前,递上筷子用膳。
“小姐,府上还有那位妙玉师傅,之前侯爷不是说,还要去青玉庵看看的吗,如今侯爷走了,那妙玉师傅,若是要去青玉庵里修行,又该如何。”
瑞珠虽说心眼比不过宝珠,但府上唯独香菱和那位妙玉师傅特殊,和小姐长相竟然如此相像,实在是难以置信,府上伺候的奴才,虽然嘴上不说,但私下里都知道,这两位怕是要彻底留在府上的。
秦可卿端着粥碗,轻轻尝了一口,嘴角带着笑意;
“就你看的明白,既然侯爷回了关外,府上的事一切从简,那位妙玉师傅,中院不是修了佛堂了吗,既然是代发修行,就没有那么多规矩,青玉庵毕竟在城外,女眷出行,多有不便,留在府上便是。”
想到妙玉的样貌,还有其父也姓秦,心底竟然有一股莫名的含意,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在府上,大可不必出去抛头露面。
“是,小姐,奴婢记下了,”
清风徐来,
吹动屋内帘子摆动。
也不知是不是京城,今年的梅雨季来的比往年晚一些,已经过了八月份,京城上空的细雨,一下就是多日。
青湖的水,自然是涨了许多,微风徐来,波光粼粼之景色,乃是京城一绝。
青湖东北岸边,
长公主府的观潮阁格外雅致,临水而建,此时细密的小雨敲打着宽大的芭蕉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阁内花厅,
一方玉盘棋枰摆在中央,周边则是刘月在身前伺候,不远处鎏金的香炉内,点上一支沉水香,香味悠长绵柔。
此番屋内的棋盘上,黑白棋子,对阵厮杀,可所观下棋者,唯独只有长公主一人,并未与人对弈,只是独自摆着一盘残局。